那拉氏為人,平庸無識,優柔寡斷,比慈禧遠遠不如。雖取得了軍國大事一定範圍的決定權,但她還夢想“垂簾聽政”,要實現這一夢想,攝政王載灃就成了絆腳石,但眼下卻顧不及此,後宮真是“起火”了。慈禧一死,後妃們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加激烈,那拉氏指使其寵信太監大總管小德張(即張蘭德)直接參與了後宮的鬥爭。

慈禧下葬時,鹹豐帝的幾個遺孀如瑜妃等想利用這一機會大鬧東陵,奪得清廷的大權。小行張為防有變,他把當時負責守衛東陵的張勳叫來安排。小德張布置完畢後,便同那拉氏一同回宮。瑜妃等見妹子拉氏毫不讓步,不回西六宮,而走啟祥門,闖入內宮。瑜妃張早已派太監首領張吉安把住啟祥門,瑜妃雖叫開了啟祥門,大發脾氣,還打了張吉安的嘴巴,但終究沒敢進入內宮。

那拉氏以為小德張此事處理得果斷利落,對他更為信任。小德張更加大膽妄為,在宮外公開拉攏王公大臣,在宮內也是說一不二的,同時對那拉氏更是百般奉承,投其所好。

宣統帝繼位,那拉氏心中抑鬱不樂,小德張趁機慫恿,在宮中東部大興土木,修建“水晶宮”,作為玩樂之所。按清代製度,在“國服”期間,不得興修宮殿,何況當時清延正在組建新式海陸軍,所需經費極大,國庫本來已經空虛了,建軍的費用尚且不足。而那拉氏不管這些,竟然下詔撥出巨款來興修宮殿,引起朝野的不滿和議論,後因為革命軍起義而不得不停止。

那瓣氏在服霄期間,按清例應換乘青色的轎子,製轎的費用竟達白銀70多萬兩,小德張經手這件事,貪汙之巨。宮中有幾座佛殿,慈禧太後時年久失修,已經毀壞不堪。小德張慫恿葉赫那拉氏修理,報銷的錢數竟達200多萬兩。當時內務府大臣李樂告發服銷不實在,並要求給予以處分。妹子拉氏知道這筆錢的經手人是小德張,便保持緘默,壓下不問,隆裕與小德張的關係親密。可見一斑。

宣統二年五月(1910年6月)載灃命毓朗、徐世昌為軍機大臣。數日後,那拉氏突然下令載灃將這兩個人撤去,載灃則婉言相勸請求暫緩行事。那拉氏堂憑自己感情衝動來製約載灃行動,兩人矛盾日深/光緒死後,那拉氏在他的硯台盒內,發現光緒用朱筆定的“必殺袁世凱”的手諭,自己不敢決斷,便交給載灃處理,載灃猶豫不決,與奕勖、那桐等商量。奕勖、那桐力主保袁,讓袁世凱自行稱病辭職。袁世凱辭職後,那拉氏和載灃不留在北京加以控製,反而命他回家養病。

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發。武昌起義後,各省相繼宣告獨立,南方半個中國脫離了清政府的統治,清延岌岌可危,葉赫那拉氏隻得同意請袁世凱出山,任命他為內閣總理大臣,給予軍政大權。袁世凱東山再起,首先搞垮了攝政王載灃,迫使時赫那拉氏下令攝政王歸番,禁止幹預政事;同時袁世凱也與南方革命政府達成妥協,以當民國總統為條件逼迫清帝退位。袁世凱逼迫朝廷退位,並非革命之舉,而是借用革命黨人之手,要自己取而代之。

袁世凱首先讓豈傳部大臣梁士詒唆使駐俄公使陸征祥等電請清帝退位。又指使薑桂題電奏清延,請求朝廷恩準,將所存款項分別提回,接濟軍用。麵對這四麵告急的場麵,那拉氏隻好答應這些請求,令宗人府傳令各王公出錢贍軍,但應者寥寥。於是袁世凱麵奏那拉氏,說軍餉無著,對軍隊嘩變的事甚為憂慮,請求那拉氏同意,拿出內帑黃金8萬兩充軍餉。

袁世凱1912年1月16日,又與內閣大臣聯銜上奏清延,奏請要求清帝退位,實行共和。

袁世凱手捧奏折到養凸殿見葉赫那拉氏。袁世凱跪在紅氈墊上,流著眼淚,器啼地訴說著。葉赫那拉氏被袁世凱出色的表演弄得六神無主,不知所措,忙和王公貴族商量。皇族親貴多把共和看成洪水猛獸,把袁世凱看作逆臣、革命黨的奸細,千方百計想除掉他。剛巧袁世凱從內宮出來遇到張先培等用炸彈襲擊事件。他真是因禍得福,從此竟使那拉氏開始相信他了。特派人前往慰問,而袁世凱則借此稱病不入朝,把逼宮的任務交給親信趙秉均、胡惟德等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