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一直很喜歡唱歌,至於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估計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很小的時候吧”他猜測道,誰都不會相信他說的,畢竟這年頭“從小喜歡音樂”的人實在太多了,成批成批的,不過據他母親的回憶,他最早展現出他的歌唱天賦是在初中時期,那時候學習壓力還不是很繁重,家裏條件又不錯,最重要的,他的父親特別喜歡買碟回來聽,經常在周末的早晨開著音響放著DVD一首首動人的歌曲飄進還在熟睡的小興耳朵裏,“也許是隨他父親,也許是天天聽,反正時間長了他也就能跟著哼哼了”他的母親回憶道,再後來他的天賦漸漸開始展露,因為總是能聽到歌兒所以他也不再隻滿足於“聽”本身,他開始瘋狂的學習這些歌曲,就像那時候的所有人一樣,一旦聽到中意的歌曲就會單曲循環很多遍然後有事沒事的時候都會隨意的哼上幾句,他卻不同,他要學就把一首歌學完整,絕不會隻學個一兩句就滿足,更加可怕的是這家夥學歌的速度實在驚人,一首歌聽上一遍就能哼出個大概,兩遍基本上就能把所有詞都記住,三遍就能離開原唱完整的把歌唱出來,而且唱的還不賴,就連教他的音樂老師都說這家夥是個天生搞音樂的,不單單是速度,還有精準度,以及對歌曲的把握等等,在他這個年紀,即使隻是單純的模仿也是別人無可比擬的,“如果他能得到全麵的音樂方麵的學習和訓練,將來必定前途無量”這是他的音樂老師對他的母親說的話,但是顯然,她沒有把這話當回事。因為他學歌很快,他家的碟自然不夠他聽幾天的,家人為了滿足他的這一愛好同時也是父親為了滿足自己便繼續買,直到老師找到家裏來他們才知道,他的成績除了語文都已經亮起了大大的紅燈,跟所有恨鐵不成鋼的家長一樣,為了讓他把心思全部用在學習上,母親把所有的碟片全都送了人,客廳的電視也被搬進了父母的房間裏,他的一切課外活動全都被禁止了,隻為了讓他能夠把心靜下來好好學習,再加上已經初三,即將麵對中考和高中生涯,學業壓力也隨之而來,所以他的這一音樂天賦漸漸被埋沒在題海書山之內,而他,在家長和老師不停地灌輸“高考的重要性”的思想之下也不敢再貪玩,雖然心有不甘,也隻能將內心對音樂的渴望與熱愛暫時放下,專心於學業之中。
一直到高考結束他的壓力都還沒有得到完全的解放,這一點或許與別的家庭不同,因為家庭背景的不同,導致他不能像其他的同學那樣高考結束就可以放下壓力,他必須要在填完誌願以後等到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才能完全的放下負擔,所以那個被所有的深陷在題海書山中的高中生所期羨的高三暑假,他的壓力也沒能得到一丁點的放鬆,反而比在學校的時候更加緊張,在學校起碼還有上課下課,還可以跟同學聊聊天扯扯淡,但是在家每天都一樣,寫練習也寫不進去,因為已經考過了再寫再練也是無用,除非明年再來一年,他可不想做這麼瘋狂的事情,又不能像其他的同學那樣到處去玩玩放鬆放鬆,家裏還不讓看電視和碟片,每天無聊的像個死人一樣,要麼一睡睡一天,要麼呆坐在書桌前發呆發一天,總之,每一天都變的無比漫長,無比難熬,直到他開始將心思轉移到雜誌書籍上,這種情況才稍稍有所緩解,內心的壓力無處釋放的他開始瘋狂的看書,饑不擇食讓他對書籍的要求幾乎為零,無論是名門大家還是無名野狐,知名雜誌還是小道報刊,他通通來者不拒,隻要不再讓他麵對這無聊的生活,讓他看什麼書都行,當然,課本除外,那時候正好網絡開始漸漸興起,隨之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書籍——電子書籍也開始流行起來,而他當然也不會錯過,尤其是那些夠長字數夠多的書他更是看的不亦樂乎,一是為了好新鮮,二來這種書對他這種打發時間的人來說最合適不過了,兩者一拍即合,家裏既限製了他的自由又不允許他在家看電視和碟片,所以對於他要不停買書看的這一要求也不得不給與滿足,雖然他的母親很看不上那些無名書籍,但她總不能真的打算把自己的兒子逼瘋吧,更何況看書總比別的事兒好,起碼不會像以前那樣成天放歌曲碟片既吵了家裏又擾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