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在皇城之中,是皇帝及後妃、皇子居住的地方,除宮女、太監,外人不得進入。雖然在美國侵略越南期間,順化皇城的許多建築遭到破壞,但這裏仍然是目前越南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1993年,順化古建築群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建於19世紀初的虎圈是一座圓形的磚砌起來的大型皇家娛樂建築,位於香江右岸,是古代組織大象和老虎相鬥,供帝王觀看取樂的地方。隻要皇帝高興,便來虎圈看老虎和大象的生死搏鬥。這跟古代歐洲盛行的鬥牛活動幾乎如出一轍。在東方文化中,越南古代的虎象相鬥活動具有獨特的魅力。同時也可以看出,封建王朝帝王生活有多麼奢靡。現在,虎圈成為人們觀光的古跡。
順化的美還在於人,順化大學校園裏,身材苗條、容貌清秀的女學生們身著越南傳統的白色服裝,如同白色蝴蝶在花叢中翩翩飛舞。
越南國家圖書館的主體建築是順化阮氏朝廷派駐北方的代表機構——經略府所在地,右側的閱覽室原是農林研究所所在地。
1918年11月,當時的阮朝政府決定在這裏建立法屬印度支那中央圖書館,並於1919年正式開館。1922年以後,印度支那的所有出版物在這裏得到了完好的保存。當時的中央圖書館實際上是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的一個分館。
1954年越南北方恢複和平以後,越南國家接管了這個圖書館,並於1956將其年正式定名為越南國家圖書館。1954年越南政府接管之前,這個圖書館的藏書隻有18萬種,主要為法國殖民者和少數越南知識分子服務。1993年越南國家圖書館的藏書已經達到100多萬種,館藏報刊達到7000餘種,其中約有2000種為現報、現刊。
越南國家圖書館現在是越南文化通訊部下屬的國家公共圖書館係統中最大的綜合科學圖書館,是越南國家圖書館理論研究中心和業務指導中心。1976年,越南政府賦予國家圖書館文化藝術科學通訊的職能,1978年又賦予國家圖書館全國圖書館業務管理的職能。
從1986年起,越南國家圖書館開始采用計算機處理越南文書刊。
為了適應國家革新開放的形勢,實現圖書管理的現代化,越南國家圖書館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改進服務體係。
海拔470米的海雲嶺是廣南-峴港市和承天-順化省的天然分界線。長山的支脈海雲山由越南邊境迤邐向東,一直插入大海,海雲嶺是它的最後一座山峰。嶺上終年白雲飄飄,與大海渾然一體,故稱海雲嶺。在古代,這裏山石嶙峋,道路崎嶇,交通極為不便,所謂“越南險隘此山巔,形勢渾如蜀道天”。19世紀上半葉,阮朝明命年間,在海雲嶺修建了長達數十千米的盤山公路,並在嶺上前後築起了用山石砌成的堅固關門。前關門上刻有“海雲關”三個大字,後關門上則是“天下第一雄關”六字。書寫者筆力遒勁,可見漢字書法造詣很高。
後來,縱貫越南南北的1號公路,以及河內至西貢的鐵路都經過這裏,從此以後海雲嶺由天塹變成了通途。從順化南下旅遊經過這裏可以當中途休息的好地方。而海雲嶺本身就是一道美景,吸引著眾多遊客。
4.會安的古典美
峴港以南30千米處有個著名的古城會安,是峴港的地級市,同時也是古代“海上絲路”的重要貿易港口。公元5世紀,會安是古代占婆國的著名海港。會安古城199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在會安城中,中國式的建築物到處可見,而且保存得很完整,既沒有遭到戰爭的破壞,也沒有因為修建高樓大廈而拆毀。會安城裏有唐人街,唐人街裏建有觀音廟、關帝廟等中國式的廟宇。其中最突出的是福建會館、廣肇會館、潮州會館、瓊府會館、客家會館和五幫會館。
這些會館建築雄偉壯觀,古色古香。
會安城裏的街道和各民族風格的建築物也頗具特色,這些建築一般都是紅牆綠瓦的深宅大院,而且大多前門通街道,後門是河岸停泊碼頭。在竹叢和熱帶闊葉樹的掩映下,這座千年古城顯得絢麗多姿。
另外,會安城內除大部分為中國式建築外,還有為數不少的法式古典建築和庭院式建築群。
會安既有很多古老的各式建築,也有許多拔地而起、造型美觀、線條柔美的高樓大廈和寬闊平直的林陰大道。市區內到處花團錦簇,沿街有很多商店,大街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5.美山非山
美山不是山,它實際上是一個塔寺區,越文是“MY SON”,美山是音譯。在越南很多地方,隨處可見中國文化影響的印記,而美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