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意外情況的處理(6)(1 / 2)

氣溫是造成脫水最重要的原因。氣溫超過30℃,人體隻能靠出汗蒸發來調節體溫。為防止脫水,要避免受太陽直接輻射。在救生船上用布遮蓋頭部,穿上衣服,如有頂篷遮陰就更為理想。

2.穿濕衣服

穿幹衣服時脫水是很快的,此時將衣服用海水弄濕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可以保存求生者體內的水分。比較合理的辦法是把衣服脫下來,用海水浸泡後擰幹,然後再穿上。這樣既可避免鯊魚襲擊,也可使衣服上的鹽的濃度保持在最低水平,避免濃縮了的海水對皮膚產生有害的影響。

3.少吃東西

為減輕饑餓的痛苦,吃少量食物是必需的。但是吃食物而無飲水時,脫水速度會加快,尤其是蛋白質,可明顯加重脫水。因此應盡量少吃東西,迫不得已時,以高糖低蛋白食物為食較適宜。

4.減少活動

海上遇險者一般應坐在救生船裏等待營救,除非憑自己體力確有把握劃到岸邊、海島上,才可搖槳前進。否則,會因活動出汗,而加重脫水。

5.準備飲用水

雨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一般有篷的救生船上都有一個接雨水的裝備。也可用塑料布、帆布、雨衣和其他各種可以得到的容器接取。下雨時。應盡可能地喝足,並把多餘的雨水貯存起來。

在救生船上有時也可以收集露水。特別是金屬表麵容易形成露水。可用幹淨的布吸取然後擰入容器內。一個晚上可以收集大約05升露水。

在寒冷的氣候下收集雨水和露水就比較困難。但北方海域的冰山也是供應淡水的來源。浮冰邊緣上坑中的水可能是淡水,適於飲用。

也可以使用一個太陽蒸餾器來獲取飲用水,這是一種用塑料薄膜做的袋子,折疊起來體積很小。使用時,先充上氣體,蒸餾器成球形,可在海麵上飄著。蒸餾的水量取決於天氣情況。在有陽光的白天,一隻直徑約05米的蒸餾器可生產約1000毫升淡水。

還可以使用海水脫鹽劑來淡化海水,海水脫鹽劑的主要成分與海水中的氯化鈉反應,生成一種沉澱物,因而使海水淡化。一般藥劑與海水之比為1∶13。淡化後的水清澈無味適於飲用。

求救信號的使用

在野外,生存環境非常惡劣,各種災難會不期而至。對野外生存者來說,要及時了解自己所麵臨的困境,以便及時通知別人,求得救援。在遇險求救時,要通過各種方式與別人取得聯係。發出的信號要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要了解求救信號的種類和使用方式。施放信號的地點,要選擇在製高點。

根據自身的情況和周圍的環境條件,發出不同的求救信號。一般情況下,重複三次的信號都表示尋求援助。

1.煙火信號

煙火作為聯絡信號是非常有效的。為保證其可靠程度,白天可在火堆上放些苔蘚、青嫩樹枝、橡皮等使之產生濃煙;晚上可多放些幹柴,使火燒旺,火焰升高。

國際上通行點燃三堆火進行求救。在開闊地將火堆擺成等邊三角形,在其周圍準備好青綠的樹枝、油料或橡膠,需要時可以製造三股濃煙,同時發出三聲響亮的口哨或三聲槍響,間隔1分鍾,然後再重複。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點燃一堆火也行。

不可能讓所有的信號火種整天燃燒,但應隨時準備妥當,使燃料保持幹燥,一旦有任何飛機路過,就盡快點燃求助。火堆的燃料要易於燃燒,點燃後要能快速燃起,因為有些機會轉瞬即逝。白樺樹皮就是十分理想的燃料。

可以利用汽油,但不可將汽油傾倒於火堆上。用一些布料做燈芯帶,在汽油中浸泡,然後放在燃料堆上,將汽油罐移至安全地點後再點燃。點燃之後如果火勢即將熄滅,添加汽油前要確保添加在沒有火花或餘燼的燃料中。

要注意不能在林中點火,會對樹木造成危害,也會威脅到自身的生命安全。可以在開闊的地麵上豎起一個三角支架,在支架上安置火種,這樣可以使火種與潮濕的地麵分開,放置更多的燃料。可以用色彩鮮豔的東西將火種覆蓋,以引起別人的注意,也可以使火種保持幹燥。

2.煙霧信號

在白天,煙霧是良好的定位器,有助於飛機發現目標,同時表明地麵的風向,飛機應該在上風向著陸。所以火堆上要添加散發煙霧的材料。濃煙升空後與周圍環境形成強烈對比,極易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