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特寫:位於新疆塔裏木盆地東端,羅布泊的西北角。羌若縣東北部,離縣城大約300千米。
●適合人群:尋古訪古之人;學者;地質工作者
●漫遊路線:樓蘭古城、庫爾勒、絲綢之路、羅布泊
●懷古指數:★★★★★
●旅行秘籍:這一地域極易迷路,晝夜溫差大,天氣極端,出發前要選擇好出遊線路,適合跟團。
樓蘭,繁華遁去,綠洲不再。
夜匍匐在記憶的河床上,曾經足音彌漫的樓蘭古城,曾在水的一隅,碧波粼粼。胡楊樹林繞城而生,臣民們穿行其中。羅布泊在這方極盡繁華妖嬈,以等待的姿勢,在太陽即將升起的方向,守候。
樓蘭曾騎在成群的牛馬背上,向東南而望,那裏是“廣袤三百裏,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的羅布泊,它安靜地臥在塔裏木盆地,氣勢神勇。塔裏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紛紛彙聚於此。當年,塔裏木、孔雀、車爾臣、疏勒都是他年輕的母親,沒有這些河流,便沒有日後繁盛浩蕩一時的羅布泊。
樓蘭的子民來到這塊土地定居下來,比羅布泊晚很多很多年。那時候,北方蒙古高原活躍著月氏民族和匈奴。大月氏王國建立之前,就過著遊牧遷徙的生活,和匈奴往來關係密切,受製於匈奴。月氏逐漸強大,“控弦十萬”,氣焰囂張。一向以破壞者和野蠻者著稱的匈奴覬覦中原的同時,也屢屢發兵月氏,匈奴割月氏王之頭,月氏戰敗,在蒙古高原已無立身之地,於是被迫向西域遷徙,後來又在西域建立了貴霜王國,稱大月氏。樓蘭臣服於月氏,受其統治。但是,安心做臣民不輕鬆,月氏依然對勢力強大的匈奴心有餘悸,何況匈奴一向以破壞者和野蠻者著稱。當時的樓蘭號稱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在彼時也不過是區區一個小國,人口萬餘。大國爭鬥,小國隻能眼觀。這種情況下樓蘭隻好求得安身立命,明哲保身,便和附近西域二十八國陸續接受匈奴轄製。
曆史上的樓蘭,是塊肥肉,匈奴王國、大漢王朝都均對它寄予厚望。然兩者卻是龍爭虎鬥,不得消停。匈奴恨不得一口吃掉大漢疆土,大漢王朝為了統一天下,也不得不多次差良將率兵出師匈奴。樓蘭所處的尷尬不是求自保能解決的,畢竟不是一個普通得讓人起不了私欲的小地方。
早在2900年前,周代穆王西征時,就拿中原絲綢在這裏交換過玉石。東片城區商鋪連成一片,倘若穿越到城中,在這裏可以成為一個賭徒,一夜散盡財寶;酒吧食肆美女,看花了眼睛。城市街道整齊,佛塔雄渾,胡楊樹枝繁葉茂,牧民趕著成群的牛馬去到那個東南方向的湖泊,那裏水草豐美,河流清澈照影水上。牛馬養得膘肥體壯。牧民們回去的時候,會裝滿他們的水袋,樓蘭臣民得了這片水澤,小國上下一片泰然,富賈雲集,遠方的客人帶著自己本土的寶貝前來交換,那時候真是熱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