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地形圖應用(2)(1 / 2)

11.2.2地形圖實地定向

在野外借助地形圖從事任何一項地理考察工作,均必須使地形圖與實地的空間關係保持這就要求在每一觀察點開展工作之前先要進行地形圖的實地定向,其方法有兩種。

1.羅盤定向

根據地形圖上的三北關係圖,將羅盤刻度盤的北字指向北圖廓,並使刻度盤上的南北線與地形圖上的真子午線(或坐標縱線)方向重合,然後轉動地形圖,使磁針北端指到磁偏角(或磁坐偏角)值,完成地形圖的定向。

2.依據地物定向

在野外,於實地兩個方向上分別找出一個與地形圖上地物符號相應的明顯地物,如橋梁、村舍、道口、河灣、山頭、控製點上的覘標等,然後在站立點上轉動地形圖,使視線通過圖上符號瞄準實地的相應地物,當兩個方向上都瞄準好時,地形圖就與實地空間位置關係取得一致了。依地物定向是野外地理工作中實施地形圖定向的主要方法,隻有在無明顯地物可參照時才需要用羅盤儀定向。

11.2.3確定站立點在地形圖上的位置

在野外地理考察中,須隨時注意確定自己站立的地點在地形圖上的位置,這是每到一處實地觀察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其方法有依地貌、地物定點和後方交會法定點兩種。

1.依地貌地物定點

在實地考察時,根據自己所站地點的地貌特征點或附近明顯地物,對照地形圖上的等高線圖形或與相應地物的位置關係,確定站立地點在地形圖上的位置。例如,站立點的位置是在圖上道路或河流的轉彎點、房屋角點、橋梁一端,以及在山脊的一個平台上等。

2.後方交會法定點

當在站立點附近沒有明顯地貌或地物時,多采用後方交會法,即依靠較遠處的明顯地貌或地物來確定站立地點在地形圖上的位置。其做法是,考察點站在未知點上,用三棱尺等照準器的直尺邊靠在地形圖上兩三個已知點上,分別向遠方相應地貌或地物點瞄準,並繪出瞄準的方向線,其交點即為考察者站立的地點。

11.2.4實地對照讀圖

在確定站立點在地形圖上的位置和實施地形圖定向之後,便可以與實地對照讀圖。通常以聯合運用從圖到實地和由實地到圖兩種方式進行,即先根據地形圖上站立點周圍的地貌和地物符號與實地對照,找出實地上相對應的地貌和地物實體,此刻再將在這些實體附近考察到的其他地貌或地物實體,在地形圖上找出它們的符號和位置;如此往複地對照讀圖,直至讀完全圖內容。此間要對地貌和地物類型、形態特征及其相互關係等方麵進行仔細觀察和分析研究。與實地對照讀圖,一般采用目估法測其方位、距離及地貌地物間的位置關係。為避免遺漏和能便捷地捕捉目標,必須遵循從左到右、由近及遠、先主後次、分要素逐一讀取的原則,對地形複雜,目標不易分辨的地段,可以用照準器瞄準與地形圖上符號相應的某一物體,沿視線依其相關位置去識別那些不易辨認的物體,確定它們的位置。

實地對照讀圖,須特別注意考察現場所發生的一切變化。這些變化正是考察的關鍵所在,亦是考察者最感興趣,可以大書特書的研究內容。填圖野外填圖是地理考察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的目的是給地理考察成果予以確切的空間位置和形態特征,以保證考察成果具有實際價值,這是任何文字記述所不可比擬的,無法替代的。另外,填圖的成果亦是供室內分析研究和編製考察成果地圖的基礎資料。

填圖前,應根據地理考察任務,收集和閱讀考察地區的有關資料,初步確定填圖對象的主要類型,備一本圖式或擬訂一些圖例符號,選擇填圖路線,準備好羅盤儀、三棱尺和鉛筆等填圖工具。

填圖過程中,應該經常注意沿途的方位物,隨時確定站立點在地形圖上的位置和形狀以及地形圖的定向。站立地點應該盡量選擇在視野開闊的製高點上,以便觀測到更大範圍內的填圖對象,洞察其分布規律,依其與附近其他地貌、地物的空間結構關係,確定其分布位置或範圍界線;對於地形圖上沒有輪廓圖形或無法以空間結構關係定點定線的填圖對象,需要用羅盤儀或目估法確定其方位,用目估或步長法確定其距離或長度。根據經驗公式,一個人正常步伐的步長等於身高的1/4加0.37m。目估距離時,可以參照一些地物間的固定距離或視覺極限效果的距離,例如,通信電線杆間距50m,高壓電線杆間距100m,人的眼睛、鼻子和手指的清晰可辨最大距離為100m,衣服紐扣的可辨最大距離為150m,麵部、頭頸、肩部輪廓的可辨最大距離為200m,兩足運動的清晰可見最大距離為700m,步兵和騎兵的可辨最大距離為1000m,將軍隊遠望如黑色人群的最大距離為1500m;另外,還要注意光線明暗和位置高低對目估距離的影響,如在顏色鮮明的晴朗天氣,由低處向高處觀測,易將成群的目標估計得偏近;而在昏暗的霧天,由高處向低處觀測,易將微小目標估計得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