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們打算怎麼辦?”左拉眉頭壓得很深,她的性格比夏湘西的果決的多,說要是她的話,她不會任由著那個僵屍寶寶去禍害人的時候,才去除掉它。
夏湘西苦笑,對於一個看似正常的小生命,誰會忍下心下殺手?明知道它是僵屍,又怎麼樣?在它的麵目沒有揭穿以前,扼殺一條小生命是犯法的。
不但夏湘西無可奈何,連爺爺和麻婆也沒有招兒。
晚上的時候,事情就出來了。爺爺還來不及悄悄的同夏湘西去補好墨鬥陣,就有人急衝衝的過來找麻婆了。那是阿良的哥哥叫做阿爾,他來找麻婆是求她去看看他們家的孩子。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從阿良家回去之後,就像掉了魂兒似得,天沒黑就困了,晚上喊他吃飯的時候,怎麼喊也喊不醒,一抹手腳都是冰冷的,當時將全家人都嚇死了。後來仔細檢查,才發現孩子還是有呼吸的,隻是那氣息很弱,幾乎感覺不出來。
山裏的人都知道孩子通常會因為被嚇會出現“走家”的情況,這走家其實就是靈魂離開了身體,出了竅的意思。南方多用這個說法,夏湘西知道北方人的說法更簡單一些,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會說“嚇著了”。一般三歲以下的孩子較多出現這樣的情況,三歲以上就也不是說就沒有,隻不過會稀少的多。
夏湘西在老家聽到的說法,說三歲以下的孩子因為無知眼睛是幹淨的,更容易看到那些不幹淨的東西,就是鬼魂之類的,所以就比較容易嚇著。過了三歲,孩子就沒那麼眼明了,不容易再看到那些不該看到的東西,所以也就少了驚嚇。
這樣的孩子一般的症狀,就是發高熱,不停的哭泣,你怎麼瞧醫生都瞧不好,請神婆收驚之後,就會莫名的好了。爺爺在家的時候也沒少幫著那些受了驚嚇的孩子收魂。這樣的孩子,眼神是散的,天靈蓋那邊能明顯的感覺到塌了一塊,據說那是因為少了魂兒導致的。
大的孩子也有嚇著的,這樣的孩子就不怎麼哭,每天都是沒精打采的,睡覺做夢時總會抽搐著嚇醒。再摸摸他的發根,那裏即使不出汗,也會是潮濕的,頭發也跟出油了一樣,總是打綹,黏糊糊的,怎麼梳也梳也梳不開。洗了頭也還是這樣。
出現這樣“走家”的孩子,要是靈魂離開身體離開的太久太遠,就再也找不回來了,那個孩子不是變成呆傻,就是高發熱導致的生命停止。
所以一般來說,農村的人,遇到孩子高熱不退,或者沒精打采,總是兩手治療,一邊讓醫生瞧著,一邊讓神婆去幫著收魂。到最後,孩子好了,也不知道到底是醫生治好的,還是神婆給看好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樣的做法,通常會被那些遇到事情亂了陣腳的人拿來用。關心則亂嘛!
麻婆聽了阿爾的話,覺得事情一定是“走家”了。
爺爺就讓夏湘西陪著麻婆一起去阿爾家瞧瞧。
到了阿爾家,阿爾的老婆正抱著她的孩子在那裏抹眼淚,一邊還用臉蛋不停的摩擦孩子的小臉,親著喊著,想著將孩子喊醒。
夏湘西看那個孩子也不過兩三歲左右,正是容易受到驚嚇的時候。
麻婆看了看那孩子,已經確認他是走家了。就讓阿爾準備個茶盅和滿滿一茶盅的米。再準備了香爐和紅布。等麻婆需要的齊備的。麻婆點上三炷香,然後對著那個裝滿米蒙上紅布的茶盅拜了拜,再拿起那個茶盅在孩子的腦門上房晃了幾圈。
等到停下來,麻婆揭下蒙著茶盅的紅布,臉色就變得極為難看了。
夏湘西走過去,看到那茶盅裏的白米竟然一粒也沒剩下。她雖然不清楚這意味著什麼,看麻婆的臉色就知道十分的不好。
阿爾看到麻婆臉色難看不說話,也走到跟前看了一眼,他的臉色也馬上難看的嚇人。腿一軟,差點就跌到的樣子。
阿爾老婆也明眼兒的瞧出來了,抱著孩子哭得大聲的像打雷那樣震人。
麻婆安慰了阿爾老婆幾句,說:“還有法子,你這樣哭對孩子是不好的,越是遇到倒黴的事就要越喜氣,不然衰神就會纏上你們,到時候原本沒事也會有事,忌諱的就是愁眉苦臉,自己給自己招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