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尋訪山間古國(2)(2 / 3)

中國人以白色和黑色為死亡的象征,尼泊爾則不同,橙色的鮮花,紅色的帶卡和金黃色的綢緞是死亡的象征。在梵音繚繞中,在親友祝福中離去,在熊熊大火中涅盤,在聖河河水中蕩滌。在帕蘇帕提那寺旁的河邊有6個火化壇,壇的麵積大約為9平方米。其中兩個火化壇隻供皇家使用。其他幾個平民可以使用。死者的親屬把他的遺體斜放在河邊。兩邊點著兩支蠟燭。一位儀式主持人象征性地用河水給死者洗臉、敬酒,並在死者的額頭抹上顏料,再在其臉上和身上撒上鮮花。

親人們都陪坐在旁邊,等待著把死者送上火化壇。火化壇上用很粗的木頭架起了火化架。木頭都是很好的方料,像鐵路上用的枕木一樣。把這些木頭橫豎交叉壘起三四層高,然後把遺體抬放在上麵,再在上麵蓋上稻草。點火以後,稻草和木頭都燃起了熊熊烈火,親人們都在旁邊致哀。一個多小時以後,火焰慢慢變小,接著幾乎熄滅了,變成陣陣青煙。旁邊的親人們一起用竹製的推杆把未全滅火的木頭和骨灰全部推入河中。同時拋入一把又一把的鮮花。木頭、骨灰、鮮花混在一起,靜靜地隨著流水向下遊而去。在尼泊爾人看來這是最聖潔的葬禮,所以,葬禮的自始至終隻有鮮花,而沒有哭聲和眼淚。

白水河,這是一條為旅行者所熱衷的河流。對於漂流者而言,在尼泊爾,白水河是最好的選擇。劃著橡皮船,從中尼邊境山高穀深的上遊一直漂到與印度接壤的廣闊平原。在這個接近100千米的區域內,既可充分體驗激流勇進的樂趣,又可欣賞沿途的風光和美景,一舉兩得。

從雲杉坪乘纜車下來,是一條幽深的河穀。冰雪從峰巔融化流淌而下,一落千丈,遇陡崖成瀑,過淺灘成溪,穿林過岩,清澈地歡跳在人們麵前。

窺望其源,積雪、冰川、冰塔盡在眼底。

世界上很多的河流都不同程度地受過汙染,而白水河,水質卻未受到任何汙染。加之其河床、台地都是白色的大理石、石灰岩碎石組成,水也仿佛是白色的,所以取名叫白水河。站在橋頭和壩上,麵對奔湧的白水,凝固的白雪、冰林,會引你起無限的遐想,進而沉醉不已。

白水河流過公路橋不遠,便與從雪山上流下的另一條河水交彙。這條河河床的石頭,卻又是黑色居多,水流的顏色看起來也就成了黑色的,故名黑水河。兩河交彙處,便成了黑白水河。

第二節 自然生物篇——聽那些生靈的歌唱

同樣在喜馬拉雅山腳下,與西藏相隔很近,但由於海拔較低,氣候炎熱,水草豐美,讓這裏有了與西藏不一樣的自然地理環境。每年的3月份,尼泊爾就開始綠意盎然,風景非常迷人,這個季節最適合去尼泊爾旅遊。很多人也許不知道,雖然尼泊爾處於喜馬拉雅山麓,但它的動物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如果你徒步或是在漂流的途中遇到一些珍稀動物,請不要奇怪,尼泊爾是個動物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度。

1.最後的獨角獸

在陸生動物中,犀牛是最強壯的動物之一。約6千萬年前犀牛就已出現。現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蘇門答臘犀牛和爪哇犀牛等5種。犀牛的皮膚雖很堅硬,但其褶縫裏的皮膚十分嬌嫩,常有寄生蟲在其中。為了避免被這些蟲子侵撓,它們用在泥水中打滾的方法趕走這些蟲子。有趣的是有一種犀牛鳥可以長時間地經常停在犀牛背上,犀牛不但不煩,反而會很滿意它的存在,原因是它能清除寄生蟲。因為人類的大肆捕殺,犀牛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目前被列為國際保護動物。犀牛目前隻在尼泊爾中南部的皇家奇特萬國家公園及其周圍一些地區能見到。皇家奇特萬國家公園是亞洲森林地帶之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生活在這裏的獨角犀牛每5年都要進行一次普查。2000年普查人員普查時,發現有612頭獨角犀牛的蹤跡,而2005年4月普查時卻發現獨角犀牛的數量已減少至372頭,而以後的3個月裏又有幾頭獨角犀牛被獵殺。獨角犀牛是世界上瀕臨滅絕的動物,現全球僅存2200餘頭。這種獨角犀牛也被華盛頓公約列為I級保育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