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也會有喝茶的習慣,據說源自茶馬互市的興起,小城的街市中不乏茶館的身影,同時擺龍門陣(閑聊)的人當中不會介意多出一個啞巴來的。因為這裏雖說魚龍混雜,但卻是沒有高貴與貧賤的對比,小城就這點好,它是啞巴心心念念的第二故鄉。
說來話長,這是打開茶館生活最佳的開頭語,沒事的慢慢說不急,這是坐在你對麵的茶友對你的信任與支持。然而啞巴是不能開口說話了,他先是挨著給眾人點點頭接著脫帽示意,我啞巴來了。好好好,眾人異口同聲表示歡迎,啞巴也不傻,他知道自己沒錢,可不能白喝茶水,他會打開水龍頭洗洗手,然後向拉姆索要茶壺,拉姆已經習慣了安家啞巴的存在,放在桌上的一排溫水壺任意他選擇,啞巴挨個提起試試重量,就拿最重的一個,他的眼睛特別尖,老遠就能夠看見哪些茶杯半空了,他續水的時候很注意分寸,總會留下二指寬的空,客人們對此都讚不絕口。當然這個隻是他偶爾來晚的情況下才做出的舉動,算是一種補救的辦法吧!
拉姆的茶館不大,隻能放下八張小桌子,每桌坐四人,但是因為既向陽又背風的絕佳位置,所以在秋冬季節大受茶客們的喜愛,也是拉姆最忙的時候,自兩年前與安家啞巴相遇開始,這位善良的藏族女人就側麵允許了啞巴作為一名服務員角色的身份,不僅每天會給他三塊五的報酬並且中午飯也都給安排好,啞巴心知肚明,每次都是一早就來幫著拉姆擺放好桌椅板凳,架柴燒火燒水又把所有的溫水壺都灌滿,最後還會把昨晚拉姆沒來得及丟掉的垃圾去扔在垃圾桶裏,是的垃圾桶,他絕不會隨意亂丟在街道上,這就是有自知之明的安家啞巴。
如果有一桌隻有三個人,他們甚至會主動邀請安家啞巴來跟他們拚桌,不僅僅是喝茶,還能夠一起打牌,啞巴的牌技不錯,但架不住老虎也有打盹兒的時候啊!如果輸了,茶友們會讓他跳一支舞,但是更多時候,茶友們的煙可就保不住了,因為啞巴贏牌更成了一種常態化,往往到最後,茶友們都表示認栽。對此,啞巴會點燃香煙最後再來一支舞,他一定會讓茶友們個個都大笑不止。
過後就是該吃中午飯的時候了,拉姆總會用上一個大碗給他舀上滿滿一碗金裹銀(一種有玉米粉與大米摻雜在一起的食物),上麵會有四五片肥厚的臘肉,還有一些素菜,每次啞巴都會吃的很飽,他總是打著飽嗝又趕緊跑樓下的麵館裏麵幫助老板給茶友們端麵,當中會有一些吃不完的,他們會特意留給啞巴,啞巴拿回家當宵夜,當然也會有額外的收入,比如哪位茶友一高興就會送他一毛兩毛錢的,他都會存好在自己胸口的兜裏,這個兜也是娘親手為他縫製的,不同的是,這是啞巴主動要求的。啞巴戴的黃帆布帽也是茶友們送給他的。
凡事都是對立存在的,秋冬季節的太陽落得很快,小城突然就會冷下來,客人們也都離開了,這預示著安家啞巴該換“單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