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蝴蝶飛舞的國度(1)(1 / 3)

一片佛光中,隱隱約約能看見一隻蝴蝶翩然飛舞。那隻蝴蝶在亞洲的東南邊縱情飛舞著,美麗,絢爛。人們在欣賞它的時候,忘了疲憊,忘了喧囂,慢慢地心情沉靜,回歸自我。忽然之間,人們發現,在延期飛舞的不是蝴蝶,而是一片美麗的土地。這片美麗的土地叫緬甸。

第一節緬甸初體驗

緬甸的風光是美麗的,緬甸的民族是和睦的,緬甸的人民是勤勞淳樸的,緬甸的高山、河流和湖泊都充滿了自由靜謐的氣息,在這種氣息裏,醞釀著一種說不清的舒適的情結。這片讓人舒服得無法言語的國土,無須用太多的詞彙來形容。

1.初識緬甸

初識緬甸,人們總是被它的種種魅力折服。

緬甸是亞洲東南部的一個國家,全稱是緬甸聯邦。緬甸的四周有高山,也有大海,它的西南邊是安達曼海,東北方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邊是泰國和老撾,西北方向是印度和孟加拉國。

緬甸國土總麵積是67.6581萬平方千米,俯瞰緬甸,它的地形像極了一顆璀璨奪目的鑽石,整體呈現出東西窄、南北長的形狀。緬甸地勢北高南低,它的北麵、西麵和東麵都被高山環繞著。山脈就像是緬甸的守護神,庇佑著這塊神奇的土地。緬甸的北部是高山區,西部是那加丘陵和若開山脈,而它的東部則是撣邦高原。撣邦高原在緬甸來說屬於海拔比較高的地區,尤其是傲然站立在靠近中國邊境的開卡博峰,它是緬甸的最高峰,海拔5881米,站在山巔,人們除了能夠領略它的浩然博大之外,還可以領略到它的天然的王者之氣。在西部山地和東部高原之間是肥沃的伊洛瓦底江衝積平原。這裏地勢平坦,人民安居樂業,一片祥和。

緬甸的東邊是廣闊的高原地區,西邊是崎嶇嶙峋的山地。這片高山區是緬甸人民“最不喜歡”的地方,因為在這裏生活真的是非常艱苦,交通不便和物產貧瘠讓人們吃盡苦頭。雖然這裏的高山風光看似別有風味,但不足以留住人們的腳步。此外,靜靜地躺在西部山區與東部高原之間的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央平原,這裏是緬甸土地最肥沃、人們生活富足的地方。在緬甸的最西邊是若開沿海區域,也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好地方。

它是緬甸最古老的大陸是東部高原,也叫做“緬甸高原”。它北高南低,南北修長,中間是比較平坦和開闊的小平原。在緬東高原的最北邊,巍然而立的是高黎貢山,自此向南囊括了伊洛瓦底江和薩爾溫江之間的山脈,撣邦高原、克耶高原,還有最南邊的德林達依山脈。高原上的山脈也依照整個國家的地勢呈北高南低分布。東部高原上的“萊領”是這裏的最高峰,海拔2676米。東部高原與中國和泰國交界的地方有一些方便人們往來的通道,依靠著這些通道,居住在東部地區的緬甸人民才能很方便地與鄰國友好往來。通過這些通道,緬甸人民得以和世界上其他國家進行各方麵的交流。

西部山區是喜馬拉雅山的延伸部分。它從葡萄山脈向南,在這裏延伸出了八拐山、那加山、曼尼布爾高地、欽山和若開山脈等。舉世聞名的喜馬拉雅山在緬甸稍作逗留,其餘脈便從中國的西藏自治區蜿蜒伸入緬甸北部地區,在那裏形成了一片風景壯觀的高山區。在這片高山區的南邊,餘脈分為東西兩支,各自伸展開去。向東延伸的那條支脈穿過了緬甸的撣邦高原,一直延伸到緬甸南部的德林達依;另一條向西延伸的支脈在緬甸的西部地區呈南北向側臥在孟加拉灣沿岸,似乎在欣賞海灣的秀麗風光。西部地區地形雖非常複雜,交通極為不便,不過,這似乎難不倒聰明的緬甸人,他們在山地上尋找到了一些天然通道,稍加改進,就成了一條通往山外的交通要道。

若開沿海區是夾在西部山區與孟加拉灣之間的地帶。它的北邊是孟加拉國,西邊是孟加拉灣,東南方向是肥沃的伊江三角洲。這裏臨近海岸,降水豐富,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若開沿海區背負著若開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凶險的懸崖峭壁下麵,浩瀚的孟加拉海在這裏形成了一個海灣,那就是孟加拉灣。它是印度洋的一個海灣,平時風平浪靜,人們可以在海邊嬉笑玩鬧,不過,一旦變臉,人們可就吃不消了。它會將自己的憤怒全撒在人們身上。若開沿海區陸上交通不便,但是水路發達,當地人也習慣了依靠水路與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所以這裏也有一些小有名氣的港口。

若開沿海區的東邊是中央平原。中央平原其實是伊洛瓦底江和錫當河流域平原。這裏是緬甸最主要的地區。因為平原地區土地肥沃,氣候幹燥,人們可以在這裏更好地生活和生產,因此,這裏也是緬甸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中央平原是緬甸最主要的農業區,零星分布著大大小小一係列的平原,主要有葡萄平原、漠河平原、曼德勒平原和敏巫平原等。另外,緬甸中央平原也稱作緬甸本部地區,這裏恍若人間的世外桃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人們安居樂業,與世無爭。”緬甸的氣候濕潤多雨,因為它的北邊、東邊和西邊都被高山和高原籠罩,從亞洲大陸吹來的氣流很難影響到這裏,而南邊從海洋上吹來的暖濕氣流順著地勢爬升,給這裏帶來了豐沛的降水。同時,緬甸也處於西南季風與東北季風交互替代的地帶,所以這裏千百年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雖然這裏的氣溫變化不大,但紫外線還是比較強的,所以人們的皮膚普遍比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