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家長與家庭環境篇(4)(1 / 3)

ADHD專家巴克利則從情緒行為、學業能力和社會能力等角度進一步闡述了藥物的功效。在行為情緒方麵,興奮劑毫無疑問可以幫助持續專注於正在做的事情,同時降低活動量。許多ADHD兒童服用藥物之後,行為變得和正常孩子一樣。大部分的ADHD兒童服用藥物之後,變得比較不衝動、較少攻擊性、較少出現不順從和幹擾的行為。在學習和課業成績方麵,曾經有大量研究想了解興奮劑對孩子的智力、記憶、專注和學習有何影響。研究顯示,興奮劑可以改善兒童的專注時間、衝動控製、精細動作的協調和反應時間,甚至有些兒童的短時記憶也得到了提高。在做作業時,藥物幫助兒童提高作業的組織性和作業效率,如前所述,藥物雖不能直接提高孩子智力水平、語言能力,但是可以通過其他方麵來間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一般來說,藥物對兒童幫助最大的時候往往都是那些需要控製自己行為的情境,學校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也許,有些家長認為,一旦停止服藥,在服藥期間所學習的東西會不會立刻遺忘?研究表明,這種現象很少發生,就算發生了,也隻是輕度遺忘。在社會行為方麵,研究表明,興奮劑可以降低兒童緊張的程度,以及改善ADHD兒童與父母、老師、其他長輩、同伴的溝通,提高其社會互動能力。興奮劑可以提高兒童遵守規則的能力,以及持續遵守規則時間,可以讓孩子提高作業的效率,以減少家長的督導和責備,從而改善了家庭關係。由於行為的改善,ADHD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讚美的概率增加了,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藥過度,兒童的行為有可能不但得不到改善,反而惡化。

108.藥物治療的副作用有哪些?

像很多其他藥物一樣,服用興奮劑類藥物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但是總體上而言,並不嚴重。一般來說,孩子服用興奮劑後,出現的不適現象在二十四小時左右,都會消失。副作用的產生和劑量有關,劑量越高,副作用越大,但是,根據估計,大約有1~3%的兒童不能接受任何劑量的興奮劑。

研究表明,雖然很多兒童服用藥物後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的症狀,但是,很多症狀實際上並不是服用藥物所導致的,而是安慰劑效應,僅僅隻有極少數兒童真正因為服用藥物導致輕度的不適,比如食欲減退、不安、容易發怒、抑鬱。但是,在服用藥物之前,醫生是很難預測哪些兒童服用藥物後會出現副作用的。

在國內的興奮劑利他林的標簽上明確注明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1.食欲減退所有的興奮劑好像都會讓孩子的胃口暫時稍差,尤其是在中午前後,老師也常常反映,服用藥物的孩子在學校午餐時,胃口會不好,但是,等到晚餐時,則完全正常,甚至胃口大開。因此,當孩子在接受藥物治療時,家長一定要注意補充孩子的營養,避免孩子營養失調的現象。

2.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如果孩子服用藥物後,出現輕度的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不必擔心,因為,很快,就可以恢複正常,但是,如果孩子本來心率就偏高、血壓也偏高,那麼,服用藥物就要慎重考慮。

3.腦部活動增加腦部活動需要通過腦電圖(EEG)來測查,結果表明,服用藥物後,EEG活動明顯增加,這是很容易理解的,ADHD兒童的前額葉活動水平偏低是導致其問題的原因,服用藥物後,目的就是要提高其活動水平,因此,沒有必要為此擔心。

4.抽動ADHD不等於抽動症,切不可將此二者混為一談。很多家長會發現興奮劑的另外一個副作用,就是當孩子服藥後,臉部或者身體其他部位不自主的抽動。麵部的動作包括眨眼、做鬼臉等,發出聲音的包括吸鼻子、清喉嚨、發出尖尖的怪叫聲等。在比較極端的情況下,會出現類似於抽動症的症狀。實際上,10%的ADHD兒童有這樣的問題,輕度的抽動症狀是沒有什麼大礙的,有半數以上的兒童因為服藥而加重這種現象。停藥一周後,問題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