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進入潼關(1 / 2)

“子蕭兄猜的果然沒錯,剛剛後麵哨兵來報,的確沒有任何追兵,我們可以放心了。”

“文遠兄,有些事想一下就很清楚。”

“此話何解?”

“十八路諸侯聲勢浩大,在虎牢關大敗相國,一路西進洛陽,相國退守長安,此為上策,十八路諸侯雖得洛陽,卻隻想得到利益,而洛陽就是一塊利益,再加上十八路諸侯表麵和睦,背地裏卻一盤散沙,各懷鬼胎,雖有一路大軍追來,但是卻長途奔波,戰鬥力已經大打折扣,況且高順將軍的援軍出現,哪怕後麵再有援軍,也不敢在峽穀中穿梭,追擊。”我總不能說我是看過電視劇的吧,也不能說自己胡說的吧,隻能說出一段覺得很有道理的一段話。

“子蕭一言,瞬間驚醒。不過我看子蕭身著異服,不像此地之人。敢問兄弟來自於哪裏。”

“我來自於琉球。”我也沒辦法隨便找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估計他們都不知道,不知道才最好。

“琉球是何地?”

“這個地方是南海一座島嶼,先祖乃趙國大將李牧,族人為了躲避亂世,乘船南下,抵達琉球島,隱居生活,我因生性貪玩,來到中原,本在洛陽居家,卻遭遇戰亂,隻得跟隨大家一起西進。”

“原來子蕭是將門之後啊。”

沒有一個背景,怎麼在亂世之中混啊,我看的很多小說都是這樣說的,給自己加上一個強有力的背景,最好都是一些名門名將之後,這樣才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

“也不是什麼將門之後,都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我們得盡快進入潼關。”

一路上張遼對我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一路上探討當今之勢,朝廷情況,從一開始稱呼我子蕭,現在改成我為先生了,似乎電視劇中的台詞,的確可以讓這群人敬佩。

“先生有大才啊,等到潼關,在下必定將先生引薦於呂將軍,若得先生輔佐,我西涼軍,必定可以踏平中原,統一天下。”

張遼的想法還是如此簡單,我都不知道他到底忠誠於呂布還是董卓,或者搖搖欲墜的漢朝江山。

“文遠,大漢雖衰,卻未到改朝換代之時,天子雖弱,卻未到退位換賢之機,此時天下大亂,朝廷暗弱,雖相國手握二十萬西涼軍,但是卻無法與天下諸侯為敵,此時最好的方法是以不變應萬變,秣馬屯兵,待中原有變,可率軍西出潼關,直取中原。”

“那麼先生的意思是休養生息。”

“是的,不過還得看相國之意,雖然相國占據長安等地,但是西涼之地仍有馬騰韓遂等諸侯盤踞於此,所以等兵馬糧草充足,首先就要平定西涼諸侯,再入主中原。”

我的話讓張遼並沒有理解很多,其實很簡單就是後方不搞定,怎麼打前方啊,現在十八路諸侯雖然表麵和背地不和,但是打董卓那就和了,不打你,那就不和,現在隻能等,而且,董卓也不是我要追隨的人,我得想辦法跑才是最重要的,就董卓的智商,除了追隨的一些西涼軍還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