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行知書
第一部分全景四川
精彩四川——行走四川的N個理由
這裏有世界聞名的九寨溝、黃龍,聽到這兩個名詞,你都要來啦;這裏有地道的四川美食,隻要你喜歡吃辣的,川菜之鄉,能不來嗎?
這裏風光如畫,隨便在阿壩州或甘孜州找一條山溝,都能讓你拍出如詩如畫般的照片;這裏美女如雲,成都美女和丹巴美人各有各風采;這裏有最為粗獷的漢子,康巴漢子能吸引美眉你嗎?
這裏有最為險峻的山峰,是登山探險的勇士們不可錯過的聖地之一;這裏有最熱情和誠摯的笑臉和最可愛的高原紅,川西的一張張誠摯的笑臉是吸引我們一次又一次來到那裏的動力,也希望這一切能保持下去。
到了康定。感受著巨大冰川的震撼;到了稻城,享受著這靜謐而遺世的風景。這裏雖沒有完善和舒適的旅遊環境,惡劣的氣候和艱辛的跋涉擋不住那一顆尋覓的心,也擋不住那一幅幅絕世的風景。豪邁彪悍的康巴漢子。深沉厚重的康巴文化,我知道,我找到了自己一直尋覓的東西,我找到了這片土地的精髓所在,這裏就是四川!這裏就是甘孜和阿壩州,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的名字叫做橫斷山區。
四川天地
四川省位於我國的中心地帶,麵積之大僅次於新疆、西藏、青海和內蒙,也曾經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四川有四大水係,它們是長江水係、嘉陵江水係、岷江沱江水係、金沙江水係。但從旅行者的角度看,把它寫為四條大河更易於旅行參考,由西向東分別是金沙江(川藏界河)、雅礱江、大小金川彙入的大渡河、岷江。因為這四條大河沿岸集中了四川80%的旅遊資源.如此一來,當你在旅行時就更容易知道所處的區域了。
四川四大水係的千萬條支流在崇山峻嶺間奔流,從而劃出了一道道險峻雄奇的峽穀。川西屬青藏高原的升拾地區,由大雪山、邛崍山、海子山、雀兒山、沙魯裏山等巨大山脈組成,形成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川西高原,大雪山主峰7554米的貢嘎山就像一道屏障擋住了青藏高原的嚴酷氣候,在山的東麵就是氣候溫和、人傑地靈的成都盆地。
在四川地區旅遊。汽車經常會在崇山峻嶺間翻越,4000米海拔的公路埡口比比皆是。
在冬季,防滑鏈條是行車的必備。
四川故事
據考證四川地區在殷周時期,就建立了兩個國家:一個是在現今的川西地區,稱蜀國;另一個是在現今的川東地區(包括重慶市),稱巴國。因此古代四川一直被稱為“巴蜀”。直至北宋年間,朝廷將川陝路分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簡稱四川路,始得名“四川”。
在四川的曆史上,最廣為人知的應是三國時代的一段,劉備將當時的割據勢力劉璋趕走後,在成都稱帝,史稱“蜀”。疆域包括現今四川、雲南、貴州、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流域等地,形成當時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麵。而在現今四川的西麵,亦即是川西大地上,也曾建立過一個輝煌的王朝,那就是格薩爾王的嶺國,在本書的後麵有關章節將會詳盡提及這位康巴傳奇英雄。
四川人文
【川菜文化】
首先要提到的是滿大街都能見到的川菜。
川菜位居中華八大菜係之列,千百年來有著其獨特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到四川旅遊,當然應該對每天都要麵對的食品有一定的了解,麻辣是川菜的最大特色。但川菜卻並非麻辣這麼簡單,而川菜的特點可總結為“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三香”指蔥、薑、蒜;“三椒”指辣椒、胡椒、花椒;“三料”指醋、郫縣豆瓣醬、醪糟;“七滋”指酸、甜、苦、辣、麻、香、鹹;“八味”指魚香、麻辣、酸辣、幹燒、辣子、紅油、怪味、椒麻;“九雜”是指用料比較雜多。川菜取材廣泛,刀工精細,菜樣眾多,烹製講究,調料豐富,昧別多樣。技法有烹、炸、燜、煎、炒、燒、煸、熗、蒸,其中以小煎、小炒、小燒和幹燒、幹煸等最具特色。烹飪以火候最為關鍵,以調味最為重要。
川菜代表菜式有宮保雞丁、麻婆豆腐、酸辣蹄筋、回鍋肉、水煮牛肉、雞豆花、沙鍋雅魚、龜鳳湯等,最近這幾年還流行香辣蟹、冷鍋魚等新派川菜。
著名的小吃有龍抄手、麻婆豆腐、鍾水餃、韓包子、擔擔麵、夫妻肺片、三大炮、洞子口涼粉等等。
九大碗在四川的漢族地區的民間凡遇婚娶、新居落成、小兒誕生、老人壽辰等喜事,都要辦一頓豐盛的酒席。舊時,除豬肉外,或雞或羊必上滿九碗,故稱之為“九大碗”。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演變為九道菜。依次順序為:一、幹盤菜;二、涼菜;三、炒菜;四、鑲碗;五、墩子;六、膀;七、燒白;八、雞:九、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