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多彩甘肅(2 / 2)

甘肅又有隴右之稱。先秦時期,全國分為九州,甘肅省境大部屬雍、梁二州。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全國為36郡,省境東南地區為北地郡和隴西郡。漢代選址在省境設涼州,至元封五年(前106年),省境先後改置武都、隴西、金城、天水、安西、北地、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十郡。唐代改郡為道,省境分屬關內道、隴右道和山南道,共轄22州,隴右道在隴西治所87年。自長安安遠門以西盡唐境萬二千裏,大抵都是隴右之地,可見唐代對隴右之重視。稱天下富庶者,莫如隴右。

數千年來不知有多少民族在甘肅這片熱土上演繹過各自的曆史,他們和睦相處,相互融合,共同推動了甘肅的文明進步。最早被記載在殷商甲骨文中的古老民族有戎、羌、氐。西戎之於天水、慶陽;羌之於秦隴、武都;氐之於西漢水、白龍江、隴右;鮮卑之於隴西、河西;月氏之於祁連、敦煌;烏孫之於河西;匈奴之於陰山、河西;吐穀渾之於臨夏、甘南;吐蕃之於河西、隴右;回鶻之於甘州、涼州、沙州……月氏的帳汗國、匈奴的王庭、黨項的西夏帝國,以及回鶻的牙帳、吐蕃的領地,還有前秦(氐)、後秦(羌)、西秦(鮮卑)、北涼(盧水胡)、後涼(氐)、南涼(鮮卑)、吐穀渾,這些政權都被湮沒在五千年曆史的長河中,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

在甘肅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千百年來生活的漢、藏、回、東鄉、保安、撒拉、土等各族人民,他們留下了最珍貴最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保留著最古老最獨特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稱得上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博覽館。甘南藏族自治州有規模宏大的藏傳佛教寺廟群拉卜楞寺,還有青藏高原的美麗藏區風光。臨夏回族自治州的磚雕、保安腰刀同樣是精美的民族工藝品。肅南裕固族的服飾、隴西的名優小吃、阿克塞草原的哈薩克刁羊都會令旅遊者流連忘返。

再到甘肅的千處古跡和文化遺產:從史前馬家窯的彩陶到大地灣的古建築遺址;從涇川的西王母宮到馬蹄寺的格薩爾王遺跡;從武威文廟到永登的魯土司衙門;從魏晉墓的畫像磚到雷台的馬超龍雀;從伏羲廟到李家龍宮;從天下道教第一名山崆峒山到天水麥積山石窟??這份目錄可以列舉得很長很長。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產、絢麗的自然風光和濃鬱的民俗風情,猶如一顆顆璀璨的藝術明珠,在隴原大地上放射著耀眼的光彩。為多彩的甘肅而喝彩!為源遠流長的甘肅文化而驕傲!為生在甘肅而自豪!來吧朋友,掬一抔厚重的黃土,捧一碗甘甜的故鄉水,吃一碗蘭州的牛肉麵,你會被這裏厚重的曆史文化和壯麗的山川而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