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後 記(1 / 1)

餘秋雨,當代知名學者、散文家、作家、藝術理論家,以其獨特而又深刻的曆史文化散文享譽文壇。他憑借自身淵博的文史知識,以優美的字句,帶領讀者徜徉於曆史的長河中。二十多年來,他以不懈的努力守護著華夏的璀璨文明。

餘秋雨的獨特之處在於,他打破了傳統散文的束縛,創造了新的意與思相結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風物、區域曆史,來尋求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與意蘊,以及人格的構成與人生的真諦。他用冰冷的手筆但並不冰冷的文字將地理寫成了曆史,將曆史寫成了文學,又將文學寫成了最最直白的感受。他不是一位批判家,卻無情地在文字間批判著現實社會的殘酷無情;他不是一位社會學家,卻用敏銳的目光把曆史拉回現實,把現實推向未來;他隻是一位文化人,用文化人的細膩來感受與體會人類的天空下遺留的魅力、輝煌、醜陋、卑劣……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議論,但又多以抒情的筆法來表達,這種抒情與議論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議論充滿了睿智與情趣,使讀者總能在理性的思考中獲得一種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說,餘秋雨的散文,已經跨越了純文學的界限,走向文化領域。

本書通過對餘秋雨散文的文化解讀,力求向讀者展示“餘式散文”的文化內涵,以全方位的深度剖析重新認識餘秋雨其人其文,感受“餘味”之中所蘊涵的文化氣息。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為使書中所述內容更加準確、詳實,作者翻閱了大量相關資料,並得到眾多學者及媒體朋友的大力幫助,掌握了諸多豐富完備的信息與一些觀點獨到的資料。作者以此為基礎,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在提出自己觀點的同時,對這些信息進行了篩選、整合與重新詮釋,大大豐富、完善了本書的內容與結構。

在這裏,作者對所有提供幫助與支持的學者及媒體朋友表示由衷的謝意。鑒於作者能力有限,難免會有不到與疏漏之處,還望廣大讀者朋友予以諒解,並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