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國,朝堂之上,趙易臉色蒼白,顫顫巍巍的站在那裏,好像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朝臣們都用複雜的眼神看向趙易,這位當朝太子,為大夏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男人,如今卻落得如此境地。
趙易的母親孫氏貴為皇後,趙易的舅舅孫極又是大夏國的大將軍,手握重兵。
趙易本人也參與朝政,將大夏國治理的蒸蒸日上,朝堂之上都在清楚,等到趙易即位,大夏國將會一躍成為三大帝國的最強者,但這一切都因為孫極的兵敗身死而徹底消散了。
在得知孫極兵敗身死後,趙易立刻上書,要求徹查孫極兵敗的原因。
第二天趙易收到了母親上吊自殺的消息,當天趙易懷著極度悲痛的心情見了母親最後一麵。
將母親的後事料理之後,這還是趙易第一次上朝。
“陛下到!”
趙易用複雜的眼神看著自己的父親,穩穩的坐在龍椅之上,想到了當年父親還隻是一個皇子,在朝中的威望很高,但太子另有其人,受到當時太子的針對。
就在某個夜晚,父親帶著舅舅殺入皇宮,斬殺太子,將其他成年的皇子盡數殺死,逼迫當年的夏帝退位,第二天順利登基。
登基後,大夏國不穩,內部有亂黨叛亂,外有敵國入侵,在此危急情況之下,孫極臨危受命,1個月內平定大夏國內部叛亂。
此時敵國在大夏國攻城掠地,兵峰直指都城,孫極又帶兵趕往前線,抵禦住敵國的數次進攻,在敵國進攻受限,士氣低落的時候,夜晚襲擊敵方大營,一鼓作氣將敵軍全部趕出大夏國。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居然敗了,敗的毫無征兆,30萬大軍沒有一個逃回來的。
趙易很小的時候便穿越過來,父親總是忙著政事,一年到頭見不了幾麵,但好在有母親、舅舅陪伴,多年下來感情深厚。
以孫極的能力,就算敗了,也不至於全軍覆沒,趙易覺得其中必有隱情,所以上書徹查,但始終沒有結果。
那時候的趙易就感覺到一絲不對,所以今日上朝,他有預感會有人對他發難。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文官中走出一人,跪在地上說道。
“說。”夏帝開口說道,語氣似乎有些輕快,又有些迫不及待。
“臣覺得太子已經不適合這個位子了。”那人緩緩說道,語氣很是堅定。
趙易緩緩閉上了眼睛,他隱隱猜到了,但此時的他緊閉雙唇,仍抱有一絲幻想在自己這位父親身上,但等他睜開眼睛,卻看到了夏帝冷漠的表情。
當朝宰相瞪了那位文官一眼,立馬開口說道,“陛下,還請三思啊,太子這麼多年功勞甚偉,大將軍兵敗與太子又有何幹呢?”
六部尚書紛紛站出來為趙易求情,講述趙易的功勞,還不忘瞪了幾眼那名文官。
夏帝的臉越發的冷漠了,他冷冷的看向其他朝臣,就有朝臣站出來支持廢除趙易太子之位。
趙易失望的看著朝臣吵架,甚至還有朝臣在大殿之上公然打架。
“放肆,在大殿之上動粗,成何體統!”夏帝威嚴的說道,語氣中帶有一絲怒意。
朝臣們全都冷靜了下來,紛紛跪下來向夏帝告罪,趙易也跪了下來。
看著趙易跪在自己身前的夏帝,嘴角裏露出一絲笑意,但很快消失不見,看向趙易的眼神也越發的淩厲了。
自己的兒子居然能有這麼多朝臣支持,這到底是自己的臣子,還是太子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