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月22日,《北京晚報》發表了冰心老人《春節憶春聯》一文,文中談到20世紀30年代北京一家住宅的門聯:
學士青蓮尚書紅杏
中郎綠綺太史黃庭
她“覺得這副對聯對得十分工整。不但有四位名人文士的外號和官職,而且有這四位名人因而得名的事跡”,她還根據《辭海》作了解釋:“學士青蓮”當說的是唐朝的青蓮居士李白了。“尚書紅杏”指的是宋朝因寫了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而出名的尚書宋祁。“中郎綠綺”是漢朝蔡邕中郎有一張焦尾琴(那時的琴也稱綠綺)。“太史黃庭”是指的晉朝王羲之寫的《太上黃庭內景經》。
的確,這副對聯不僅上下聯對仗十分工麗,而且聯內自對更為出色。
“青蓮”對“紅杏”,“綠綺”對“黃庭”,色彩絢麗,寓意典雅,使人過目不忘。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依靠四種色彩才把四位名人結合在一起,組成精妙絕倫的對聯。
對聯是從律詩發展而來的。五律、七律都是八句。一二句稱首聯,三四句稱頷聯,五六句稱頸聯,七八句稱尾聯。律詩要求頷聯、頸聯對仗工整,否則就不是律詩。
我們可以在唐詩中找到不少富有色彩的對仗句,例如:
白發悲花落
青雲羨鳥飛
....——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紅顏棄軒冕
白首臥鬆雲
....——李白《贈孟浩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雨中黃葉樹
燈下白頭人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杜甫《蜀相》
一去紫台連朔漠
獨留青塚向黃昏
....——杜甫《詠懷古跡》之三
曾是寂寥金燼暗
斷無消息石榴紅
....——李商隱《無題》
青楓江上秋帆遠
白帝城過古木疏
....——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從五代時出現春聯以後,對仗句脫離律詩而發展為獨立的對聯文體,並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對聯的長度已不限於五言、七言,而且在聲律(平仄)和對仗上有嚴格而又靈活多變的結構,給人以美的享受。現舉例如下:
月斜詩夢瘦
風散墨花香
....——鄧子龍題書房
江聲猶帶蜀
山色欲吞吳
....——佚名題江蘇鎮江焦山關廟
吟成豆蔻詩猶豔
睡足荼
夢亦香
....——曹雪芹《紅樓夢》
白衣罵座三升酒
紅燭談兵萬樹花
....——柳亞子贈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