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礦石山的出現,各個國家瘋狂開采可以隔絕輻射的礦石外,也累積了不少另一種耐高溫更耐腐蝕的礦石。這種礦石重量很輕,如果用它替換掉鈦合金,將會是宇宙飛船完美的外身。

這項研究需要強大的技術與龐大的資金,華國作為藍星上頂尖的國家之一,那幾個國家根本不可能拒絕。

巫黎放下手裏的茶水,她想過嵇恒的來意,隻是沒料到華國竟然也選擇了到外太空尋找宜居的星球。

仔細想想似乎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兩方空間融合不靠外力幹預的話,華國這邊還能撐個幾百年,但幾百年後的事情誰都說不清楚,也不敢保證。

與其在這裏賭成功性,還不如再尋找一個出路。

“成功後所有人都會離開藍星?”巫黎詢問。

嵇恒搖頭:“是一部分。至少天宮上的研究組不會離開。”

似乎老天也在幫她,巫黎心想。

藍星上十幾個國家開始進行友好合作,美麗國、沙俄、英吉利、法西蘭等國家的頂尖科學家,紛紛帶著大量的儀器和技術資料,分批進入華國天宮內部。

這是十幾個國家的共識。

這項研究對所有參與在內的國家來說,是傾全國之力,更是藍星人類生存的希望。所以,研究場所的安全性必須要有保障。

這個星球上,有守護獸的華國最安全。華國領土中,有橫公魚存在的京都,可以說是有金鍾罩在身,所以將研究中心放在這裏,沒有國家反對。

這項研究被命名為‘藍星移居計劃’,辦公場所就在‘女媧造人計劃’的樓下。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組組宇宙飛船的部件逐漸成型。每個部件的成功,都是科研的進步,他們歡呼雀躍,欣喜於離成功更近。

在第十年的時候,宇宙飛船上的變軌裝置成功完成。

第十五年,第一代宇宙飛船檢驗完成,開始試航。

...............................................................................................

二零四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這一天對全世界而言,是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天。

如同當年人類在月球上留下第一個腳印,今天,人類將駕駛宇宙飛船,在藍星地麵起飛。

“航線的終點是海王星,按照飛船設定的速度計算,他們將會在十二年後到達目的地。”

巫黎被邀請到現場觀看飛船起飛,嵇恒被派來為她講解:“我們在月球上建立了通訊站,飛船行駛全程都將會與我們保持聯係。如果他們成功登陸海王星,那麼我們將正式啟動宇宙移居方案。”

而這十二年中,他們會為移居做足準備。

巨大的飛船隨著距離變長,在巫黎視野裏也逐漸變小。她感慨人類的智慧,竟然能造出這種如同神跡的東西。

人啊,真是脆弱又強悍。

“其實最難的不是這艘飛船,而是內部能源循環係統。”嵇恒自覺與巫黎的關係不複從前,害怕冷場便開始講研究飛船時的一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