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努爾哈赤)
1559—1626年(在位11年)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號淑勒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遼寧省新賓縣)的一個女真奴隸主的家庭。明萬曆十一年(1583),“自中稱王”。萬曆四十四年(1616),在赫圖阿拉建元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與明將袁崇煥在寧遠交戰中,大敗而回並受傷,於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終年六十八歲。年代大事:包衣奴、薩爾滸之戰、移宮案、紅丸案、寧遠之戰1616年登基1626年去世
太宗(皇太極)
1592—1643年(在位17年)愛新覺羅·皇太極,是清朝開創者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其母葉赫那拉氏。皇太極生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爾哈赤寧遠戰敗身亡後即後金汗位,在位17年,卒於清崇德八年(1643)。廟號“太宗”。
年代大事:袁崇煥之死、徐霞客遊記、鬆錦之戰、濟南屠城1627年登基1643年去世
世祖(福臨)
1638—1661年(在位18年)順治帝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於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盛京即位,改元順治,在位18年。卒於順治十八年(1661),終二十四歲。
年代大事: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李自成敗亡。1664年登基1661年去世
聖祖(玄燁)
1654—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生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年代大事:鄭成功收複台灣、平定三藩、《尼布楚條約》、三征噶爾丹、《聊齋誌異》、柳條邊、遷海令、明史案、南山集案1662年登基1722年去世
世宗(胤禛)
1678—1735年(在位13年)雍正帝胤禛,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歲的胤禛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於圓明園。廟號世宗。年代大事:《恰克圖條約》、年羹堯案、查嗣庭案、呂留良案、屈大均案1723年登基1735年去世
高宗(弘曆)
1711—1799年(在位60年)
乾隆帝弘曆,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卒於嘉慶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八十九歲。年代大事:四庫全書、文字獄、胡中藻獄、徐述夔案、尹嘉銓案1736年登基1799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