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人的勢力逐步向中國的腹地延伸,當時的中國存在著反日的蔣介石政權、親日的汪精衛政權和共產黨紅色政權,蔣介石和汪精衛之間的矛盾日益嚴重,為了抗日,***和共產黨形成了形式上的統一戰線,但由於意識形態不同,蔣介石政權又嚴重製約著共產黨的紅色政權,就在這種微妙的關係中,國共合作顯得氣若遊絲、若即若離。而汪精衛政權又在日本軍國主義的扶持下,顯露出喪權辱國的嘴臉,一時間,廣大的愛國仁人誌士都把推翻汪精衛政權作為抗日的一項重要任務。一場場製約與反製約、滲透與反滲透的諜戰精彩上演。
人物簡介:孔慶文。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是作者將多個曆史真實人物加以概括、集合,塑造成的一名中共地下特工人員。對信仰的追求、對信念的執著,在他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睿智、果敢、勇猛,以及麵對困境的那種韌性和剛毅,這些性格在他身上淋漓盡致的發揮造就了作品的精彩和可讀。第一部《赤網》,抗戰期間,他深入虎穴,巧妙地潛伏在南京汪偽政府,機警地在日軍、汪偽、軍統以及重光堂、76號特務組織等各種勢力之間穿針引線,成功地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任務。
劉麗英。第一部中的女主人公,根據曆史原型改編。蘇共遠東分局南京站負責人,協助孔慶文完成了多個行動任務。性格內斂、穩重,心思縝密,成為孔慶文的得力搭檔,在生活中隊孔慶文的關心、理解讓孔慶文心生愛意。在與孔慶文配合期間,與他產生了感情,但因種種原因,兩人未能彼此表白。結尾處,不幸被日軍柳尼娜逮捕,並秘密殺害。
孫瑰婷。第一部中的一位女主人公,愛國女青年。第一部中從監視孔慶文起,就出現在孔慶文身邊,性格倔強、潑辣、外向,天資聰明,情感豐富。在與孔慶文的交往中逐漸認知孔慶文的內心,從敵對到幫助,從熟悉到深愛,她對孔慶文的愛表現出了一種大愛無私。第一部結尾處接受孔慶文的暗示,隻身前往延安,去尋求對理想的渴望。第三部建國初期又回到南京,成為孔慶文的得力助手。
周紅。第一部的一位女主人公,真實身份為中共地下黨員,受命潛伏於***軍統局。第一部以成功打入日軍重光堂的一名軍統特工出現,由於不清楚孔慶文的真實身份,上演了一場場龍虎鬥的精彩情節。性格文弱、幹練,不失果敢。第二部中與同為中共地下黨員的孔慶文上演了一場龍鳳合鳴,直到後來與孔慶文產生了真感情。第二部結尾處,她的真實身份被軍統特工柳尼娜識破,為掩護孔慶文,她獻出了生命。
柳尼娜,反麵人物,有曆史原型。一個貫穿於整部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孔慶文二十多年來就是與她展開的爭鬥,性格陰險狡詐、生性多疑,手段毒辣,充當著日本人、汪偽政府、***軍統等多個間諜身份,對抗日力量和中共組織造成重大破壞。在第三部的結尾處,被孔慶文抓獲,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1939年的中國像是一張網,一張支離破碎的網,四萬萬同胞在網裏掙紮著,伴隨他們的隻有動蕩和硝煙……
1939年10月15日。火車怒吼著,就像不堪重負的中國人拉動著曆史一樣,讓我們的故事就從奔馳在華東大地上的一列火車說起。一節節車廂裏擠滿了麻木的中國同胞,來往的日本憲兵檢查著車廂裏的每一個可疑人員,在一節普通車廂裏,他們的腳步停在了一名身著***少校軍裝的男子麵前,“你的證件。”少校軍官看了看憲兵,臉上毫無任何表情,片刻後,他慢慢地把手伸向了自己的腰間,這一舉動立即引來了日本憲兵的警覺,“巴嘎雅路”,憲兵手中的幾隻槍管直指少校軍官。
少校軍官冷笑了一聲,他的鼻子裏哼出的是對日本兵的蔑視,隨後他慢慢地從褲兜裏掏出了自己的證件,不屑地遞給了憲兵。
“孔慶文,少校參謀”一枚華北綏靖公署的公印嵌在照片上。日本憲兵一名軍官仔細地看了看這個少校軍官,確認無誤後,畢恭畢敬地又把證件還給了軍官。看著憲兵遠去的背影,少校軍官眯縫的眼眸裏流露出了蔑視的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