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城市軌道交通概論(1 / 2)

第一節城市和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

城市和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是隨著人類政治、經濟活動的發展而產生、並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的。城市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一般說來,城市具有人口集中,經濟活動和其它社會活動集中的特性。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它通常是該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具有優越的地理條件和方便的交通條件。當前我國正處在城市化過程中,城市人口、城市用地規模、城市經濟及城市基礎設施都處在發展中。即使發達國家基本完成城市化之後,城市仍然在發展。因為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用地範圍在不斷擴大,城市基礎設施也在不斷提高。

我國現行城市等級劃分是以城市人口的多少為依據的,通常劃分為四個等級:人口20萬以下的為小城市;20萬以上不足50萬人口為中等城市;50萬以上不足100萬為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為特大城市。按城市性質又可劃分為工業城市、商業城市、文化城市和旅遊城市。我國設市標準較高,國務院規定:非農業人口6萬以上,年國民生產總值2億元以上,已成為該地區經濟中心的鎮,可以設置市的建製。

近幾十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產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範圍內城市化速度明顯加快。城市化是經濟和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一個世界性的、曆史性的過程。在現代世界城市化加速發展過程中,現代大城市的迅速發展,是人口和產業結構不斷集聚調整的結果,是世界城市化的必然趨勢。據聯合國資料記載,近40年來,世界上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數量及所占城鎮人口比重呈明顯上升趨勢,從1975—1990年15年中,世界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數量由185個增至342個,所占城鎮人口比重由33.7%上升為40.6%。其中4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由30個增至52個,所占城鎮人口比重由15.5%上升為19.2%。由於大城市集中了大量產業部門和社會財富,就業機會多,生產服務設施優越、對許多產業具有凝聚力、對小城鎮及農村具有吸)引力。因此,發揮城市作用,特別是發揮大中城市的作用愈來愈重要。要以經濟發達的大城市為中心,帶動周圍農村,組織生產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大城市為依托的各種規模和各種類型的經濟區。

城市作為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具有居住、工作、遊覽、交通四大功能。城市交通是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經濟社會活動的動脈,可以為城市居民從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活動、日常通勤等提供安全、便利、迅速、廉價、舒適的乘車條件。城市交通不但方便城市內部人們的交往,也是聯係城市和市郊、農村的紐帶,而且還同城市外部交通工具相銜接、方便而迅速完成城市內外乘客的集散和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