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祖來是一個孤兒,八歲的時候在登州鬧市餓慌了偷人錢包被發覺,幾乎被活活打死,被福伯救下。
在楚府裏呆了一段時間後,就跟著商隊東奔西走,一年裏難得回登州幾天。
死裏逃生到一個穩定的生活,對於福伯的感情,他是很複雜的,又是感激,卻又帶著些畏懼,感激是因為福伯救了他的命,並傳授了他一些武功,還讓他成為楚家商隊裏一個頗有影響力的管事,畏懼卻是因為福伯的嚴厲,不管是傳授武功的時候,還是辦其他事情的時候,隻要做得不對,等待的就是極為嚴酷的懲罰,根本不會講任何的情麵。
幸好他從小經受了不少艱難困苦,福伯盡管嚴厲,他卻咬著牙堅持了下來,最開始有不少與他一樣的孤兒接受福伯的教導,慢慢的人越來越少,到了最後,隻剩下了他一個。
其他人去了什麼地方,他不想知道,也不敢知道,在十一歲某一天深夜裏他迷迷糊糊起夜,看到了一幕讓他終生難忘、從此以後再也不敢違逆福伯半句話的事情,他不知道別人發覺他沒有,他不想去弄明白,隻是明白了那些消失的人應該再也不會出現,同樣明白隻要自己聽話、努力,就會過上好日子,而若是違背了主人的意願,他將會成為下一個那些消失的人。
他不知道福伯需要他們做什麼,在他內心深處認為,很多東西根本就沒有必要,作為商隊的人,有些防身的本事就行了,訓練潛伏、跟蹤、暗殺、還有很多與行商完全沒有關係的東西,是不是有些多餘?就算在行商的途中,商隊中的互相之間進行監督,每日需要訓練一個時辰,若有怠慢,回來會受到懲罰。
隻是在心裏想想而已,姚祖來並不敢抗拒什麼,也不敢提出什麼異議,多年來,他已經習慣了服從,就算心裏有疑問,首先的反應卻是去執行!
他十三歲開始參與商隊行商,到如今已經五年有餘,楚家商隊從未丟失過貨物,他曾經遇上過三次打劫、五次貨物被搶走,最終的結果貨物被找回來,劫道的都死光了——到了這個時候,姚祖來對福伯的訓練才有了些感觸,原來訓練那些並非沒有用,雖然苦了些,到了關鍵時刻,卻能派上用場。
在楚家,雖然規矩很嚴格,不過隻要不違反規矩,日子是很好過的,商隊裏的人除了幾個年老有著經商經驗的老人外,都是如他這種孤兒或者被父母賣掉為奴的少年人,那些老掌櫃不須執行楚家的規矩,因為他們隻是幫工,而姚祖來這些人,則是楚家的奴仆。
家奴在大燕身份極低,就算被主人打死,那也是沒地方伸冤的,因為早就簽了賣身契,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楚家的這些奴仆,還算是生活得較好了,隻要不違反規矩,沒有誰會來囉嗦,主人家也不會隨意打罵。
在吃新節的時候,就有人通知了姚祖來,讓他趕回登州,福伯有要事安排。
姚祖來不知福伯對他有什麼安排,心裏頗為忐忑,想來想去,要不就是讓他回到府裏,要不安排他進入另外一個商隊裏。
第一個安排,他不喜歡,雖然回府裏之後,規矩就要鬆很多,日子也會悠閑得多,不過他在外麵跑慣了,盡管在商隊裏很苦很累、規矩很嚴,他卻喜歡呆在商隊裏,或者……是因為害怕與福伯相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