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令咒不隻可以控製行動,也有強化的效果。基本上,在禦主魔力可及的範圍內,能用令咒來讓從者做一些平常無法辦到的事,像空間轉移等魔法領域的事也能做到。
下達瞬間的命令、或是具體命令的話,會有很高的強製力。不過,要是執行命令期限過長或是範圍過廣的話,效果就會減低,反過來當然就會提高。所以像“服從我說的所有話”這類命令幾乎可說毫無效果。不過遠阪凜是個例外,因為她的素質特別優秀所以還是可以生效。
再來,因為令咒會與其他的令咒發生反應,所以在禦主相遇時會立刻察知對方的存在。但因為它是靠自身的魔力來發動,當一個禦主把自己的魔術回路關閉時便很難被察覺出來。
另外,因為它與魔術回路是一體化的,所以剝除令咒的行為就跟從身體裏摘除神經一樣,如果弄不好就可能成為廢人;但借由像言峰綺禮使用的靈媒手術來拔除的話則不受此限。基本上隻要互相理解,以及花費時間循規蹈距地使用術式,令咒的渡讓是可行的。[1]間桐慎二手上的書本名為偽臣之書,他將其當作令咒來使用。偽臣之書是對著本來用於魔術契約的書本使用令咒而製作出來的。效果是對於從者Rider的禦主權的渡讓,所以能夠行使“除令咒使用外的作為禦主的權利”。由於隻對Rider有效,所以Rider消滅=書本消滅。嚴格來說應想成不是書本有力量,而是施在書上的令咒束縛著Rider。[1]令咒是大聖杯“賦予的東西”,想增加畫數,就要像言峰綺禮從巴捷特身上奪去Lancer的令咒一樣,必須從他人身上奪來。即使跟多位從者契約,令咒也仍然隻有三個(若沒有從其他禦主身上奪取),所以不會有對一名從者用四個令咒這種事情。另外,將令咒集中用在一名身上也沒有任何問題。
當大聖杯貯藏了足以召喚出七名從者的魔力時,便會選出適合成為禦主的魔術師,授予“預兆”之痕。從者和禦主的契約成立時,大聖杯會將它的魔力注進禦主的魔術回路,自動作成令咒。由於令咒的形狀根據魔術回路的特性而定,所以是依存於禦主而非從者。一旦被決定就不會改變,就算被其他禦主奪去,形狀也不會改變。[2]刻在衛宮士郎左手的令咒,以劍和鞘為主題。暗示著其內心的固有結界“無限之劍製”,或者藏在他體內的聖劍之鞘。而刻在凜右手的令咒的設計酷似於父親時臣。這大概是因為他們有血緣關係,而且擁有召喚出相同職階(Archer)之從者的資質。
但是這真的是聖杯的力量嗎?如果是的話,聖杯到底有何目的?不,最開始想聖杯的目的就很奇怪了吧。不冷靜的想想,現在說這些為時尚早。
梅隕又摸了摸自己的身軀,破破爛爛的真的有如玻璃一般。極限了嗎?
睡吧,這··························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