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抗戰(1 / 2)

一大串的中藥名徹底讓我折服了,午膳後我眼巴巴的喝了那個什麼五神茶,就想起要拜師來了。

前路險阻啊,別人嫌我道行不夠,直接打發我先去看看藏書。

古人的書房我還是很少見到的,以前找陵哥哥的時候總是去的宣室殿,還沒有看過這個文化古董呢,現代人都是不講究這些東西的。就算是有放書的地方,也隻是個擺設而已。

更有甚者,把書直接買來當花瓶。

殊不知,錢財是買不來自身的文化底蘊的。

言歸正傳,書房在古代呢,是供人讀書繪畫,會友和小憩的場所。

有的呢,是提供偃臥之用,有床榻,櫃櫥,衣架。

有的呢,是以畫案、書架、板凳、文房用具結合,來提供一種讀書寫作環境。

孟公子這裏的呢,在建築上明顯是用的青磚白牆,雖然都是冷色調,但是都給人很輕鬆的感覺。

書房外麵的鬆柏蒼翠,修竹搖曳的環境,更使得學習中添上了繼續恬淡,雅致的氣息。

一排排的竹簡整齊的擺放著,足以見得主人的愛護,一格格的走過去,都眼花繚亂了。

一會摸摸這個,一會看看那個,好不淩亂。

高中學曆史的時候呢,提到過幾本醫書,到這個時候呢,已經是忘記的差不多了。

翻開這些古代的竹簡,才更加感覺聖人的厚重的成就感,當然也會有一種壓力。生怕褻瀆了它們。

根據孟公子提醒的寥寥幾本書名呢,我還是找到了這些。

中醫經典著作共有10部,即《素問》、《靈樞》、《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中藏經》、《脈經》、《針灸甲乙經》、《黃帝內經太素》。

《素問》與《靈樞》合稱《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理論基礎;

《難經》對人體生理作了重要闡釋;

《神農本草經》開本草學先端;

《傷寒論》、《金匱要略》創立辨證論治,曆來被目為醫門之聖書;

《中藏經》托名華佗所作,發展了髒腑學說;

《脈經》出而立中醫脈學;

《針灸甲乙經》為首部針灸學專著;

《黃帝內經太素》是第一部係統整理《黃帝內經》的著作,亦為醫門重典。

天哪,這些東西都要我一個個看嗎?抱一個都重的要人命的撒~~~

正常人幹不出這事兒~~~~

各位大神啊,小女子先過去一下下哈,你們的著作我改日來拜訪,成不???

(*^__^*)嘻嘻,我是說了哦~~~

你們答應不答應就不管我的事啦啦^-^

大多數穿越小說的第二定義:黑不溜秋的地方就有好東西出現~~~

你信不?反正我是信啦。小腿跑得利索點,就有東西可以查到的哦~~~~

魯迅先生說了:真的勇士,敢於麵對慘淡的人生。

魯迅說:真的勇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我不是真正的勇士,但我也敢於麵對~`

因為我的人生也許以後就不慘淡了~^_^~

我那心情低落的啊~``````````

直麵慘淡啊`````````

咋就碰不到個有趣的塗塗畫畫什麼的,比如說古代的不都有些那個什麼淫、書、豔、圖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