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陳年往事(3)(1 / 2)

那道人自我介紹道:“我俗名喚作王崇羽,本是一落魄秀才,屢試不中,遂自暴自棄,縱情於山水。幸好有緣得到恩師收留,進入鬼穀子一脈。雖然潛心學習,也隻學得一點皮毛。昔日我落魄汴京之時,你祖父曾有恩於我,正巧我與你有緣,也就答應收你為徒,你可願意拜我為師,成為鬼穀子一脈的傳人?”

少年被鬼穀子三個字驚得一愣,下意識向爺爺投去疑惑的目光。

看到滿臉期待的老太爺衝他點頭示意,少年便清醒過來,規矩地向道人行了個拜師大禮,道:“恩師在上,請受徒兒一拜!請師傅原諒徒兒不敬!”

那道人受了這禮後,緩緩抬起少年,道:“今日不便,就先這麼著。等來日你上了雲夢山,尋了祖師爺的祠堂,再進行一次拜師儀式。不過打此刻起,你就是我鬼穀子一脈的傳人了,切記不可做什麼辱及師門的事情,墮了我鬼穀子一脈的名聲!否則為師必不饒你!”

少年答應了一聲,暗自覺得很莫名其妙,自己這就算是了鬼穀子一脈的人啦?

老太爺招呼了一聲盧昇,將他從呆滯中帶了回來,吩咐他在前麵先行,去江津酒樓預備一桌上好的酒菜。

這江津酒樓坐落在沙頭鎮洪家垸附近,因為離碼頭不近的緣故,這裏已經算是沙頭鎮的街尾了。這酒樓原本隻是一家小小的腳店,沒什麼名氣,在舊東家手裏時很多年也沒什麼發展。可自打北方動-亂,大批仕紳南遷,荊州地區得到發展良機。

眼看著“沙頭繁華不過江津路,荊州熱鬧不出古城牆”的言論即將成為往事,這老店主瞅準機會,花重金從當年的東家手裏盤下了這店。

老店主原是沙頭鎮人,客居汴京十餘年,給“天下第一樓”樊樓的帳房先生打了多年的下手,在這行業裏也算是習得一身好本事。

他借助當年的關係,向樊樓的東家借貸,籌得大筆現銀,然後大手筆修建了三層閣樓的“江津酒樓”,聽說還重金聘請樊樓老廚子老手藝,在開業前三天免費用膳,自然是一炮打響。

自開業以後,生意興隆。老店主也沒有固步自封,又召集廚子潛心專研鄂菜的風格,將其他的菜係特色融合進來,味道一時無二,加之老店主還善於結交朋友,靠著來來往往的商旅朋友抬舉,慢慢就有了“小樊樓”的名聲。

自老店主經營,而後其子接班,到現在已經三四十年光景了!如今自三峽走水路往東,或打汴京通陸路南下,都喜歡在此休息。名聲已經不僅僅是局限在江南一帶了!

盧升定好雅間,下樓走去接過兩位老人。老人早已下馬,便將馬丟給盧升。還不等他牽到酒店,小二已經主動過來接了韁繩,向一行人道:“客官這邊走,這邊有樓梯直接上您剛才定的雅間!您沒有別的吩咐,小的就下去了。”待盧昇答複後,那小二才牽著馬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