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陷入沉默。
古人的議論也還在繼續:
“什麼岡?後世的那麼多國家嗎?”
“你沒看之前的說的,七大洲,國家多的很。”
“真討厭,那些國家欺負華夏,百年屈辱。”
“是啊,太屈辱了,還好後世咱們華夏又強大了。”
“真氣,那個小日子,快滅亡了吧!”
各朝帝王看著天幕上的“激進言論”,挑眉。
這些百姓,是真被後世影響了啊。
不過……
他們倒是想到一處了。
小日子必定要滅。
秦。
嬴政不知在想什麼,哪怕是他清楚的知道如今的大秦,內部周邊都是大患,但滅徐福之心還是在的。
唐。
李世民也在想著,大軍到哪兒了。
明。
作為當朝亦受倭寇荼毒的朝代,明朝誅滅小日子的信念更深!
朱棣的大軍已經逼近海岸。
各朝帝王不會不知道。
後世的人都希望自己複仇,不會祈盼任何人的救贖。
但他們滅小日子的決定還是不會改。
我的臥榻旁,不能養出咬斷我咽喉的畜生!
思忖著,新的視頻已經出現在天幕上。
#三國#曆史人物#孫堅
孫堅!
這兩個字映入眼簾,孫權眼神發亮。
後世,會怎樣評價父親?
〈他是正史中真正斬殺華雄的人。
也是正史上多次擊敗呂布的人。
東漢末年,他早早的出場也早早的謝幕,但他為兒子們留下了江東一眾班底。
他就是孫吳政權的開創者,孫堅。〉
斬殺華雄?
原來如此。
三國,蜀。
劉備恍然大悟。
他就說,上次看那個“三國”關於他的視頻,天幕上說,二弟溫酒斬華雄。
他似乎不記得這回事。
原來是演義中給二弟安排上的事跡。
〈孫堅年少有謀。
他17歲那年隨父一起乘船去錢塘,便大破海盜。
黃巾之亂後,他跟隨朱儁,張溫前往中原涼州等地討賊。
汝潁的黃巾軍固守宛城,孫堅領兵進攻,先登城牆攻下了宛城。
187年長沙人區星反叛,孫堅一個月時間打敗區星。
後周朝,郭石等人在零陵貴陽叛亂,孫堅前往破之。
董卓犯上作亂,各路諸侯發起討伐董卓,魯陽之戰中麵對胡軫的來勢洶洶,孫堅用空城計不戰而屈人之兵,胡軫撤兵離去。
在梁東之戰,孫堅被大將徐榮打的懷疑人生,但他並沒氣餒,收斂殘部,進駐陽人。
在陽人之戰,孫堅大破呂布和胡軫,並在此役中斬殺華雄。
在進攻洛陽之戰中,董卓親自引兵與孫堅交戰,結果遭到孫堅重創。
後孫堅與呂布接戰,呂布最終不敵而敗走,孫堅攻下洛陽並得傳國玉璽。
伐董結束後,192年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在峴山,孫堅擊敗黃祖並乘勝追擊時,孫堅不幸身中暗箭,就此隕落。〉
“也是大將星啊!”
“你沒聽嗎,他奠定了孫吳政權!”
“這麼想來,他是袁術的大將。”
“史書記載這麼詳細嗎?後世的人知道得可真多。”
評論區第一條便是質疑:
【正史上的事你是如何知道的?】
【孫堅的形象給我一種小項羽的感覺。】
【孫堅擊退呂布,沒有擊敗過,
董卓怕呂布有好歹,讓呂布退兵。】
【單挑,呂布無人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