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二朝。
各帝王也是同樣的想法。
大明律,拐賣人口者斬立決。
在大清,無論有沒有人支持,拐賣人口都是死。
但,這樣的買賣,從來無法杜絕。
即便是後世那盛世,也有各式罪惡潛伏其中,引得多少父母半生血淚。
後世,對人販子又是怎樣處置呢?
蘇俊宇並不知道老祖宗們都在想什麼。
視頻很快來到下一個。
#姓氏#血統
〈為什麼在國外都有血統之說,姓氏歧視,而在我國沒有呢?
您貴姓?〉
姓氏歧視?
這讓在古代的許多老祖宗不淡定了。
尤其世家貴族。
他們還沒從黃屠戮士族的震撼中緩過來呢。
天幕上突然就出現了這個。
若提起這個。
幾大世族可就不困了。
“莫不是那五姓七望全都被屠了不成?”
“豪族世家,連皇姓都得讓三分。”
評論區:
【誰不是名門望族之後呢!】
【寵物才講血統。】
【在華國,留下來的姓氏哪個不是祖上出過名人。】
【免貴姓趙。】
【張姓不用免貴。】
【沒有姓氏歧視這個,得問問黃巢。】
【我們都是貴族後裔。】
【現在的姓氏都是以前可以單開族譜的人創造或者被封賞的。】
【華國是文化認同,又不是血脈認同。】
蘇俊宇看到黃巢。
想起昨天關於五代十國的相關視頻。
這是個很值得一提的人物啊。
但他沒有扒拉到下一個視頻,也沒有直接搜索黃巢。
而是搜索了一下“寧作五姓女,不入帝王家”的五姓七望和關隴氏族。
#世家大族#五姓七望
〈“五姓七望”
隴西李氏(甘肅臨洮縣)
趙郡李氏 (河北趙縣)
博陵崔氏 (河北安平縣)
清河崔氏 (河北故城縣)
範陽盧氏 (河北涿州市)
滎陽鄭氏 (河南開封市)
太原王氏 (山西太原市)
“關西六大族”
京兆韋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弘農楊氏、京兆杜氏
“關隴八大家”
隴西李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弘農楊氏、蘭陵蕭氏、太原王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
(附:太原溫氏)〉
天幕下,許多帝王看著熟悉的氏族名姓,暗自咬牙,握緊了拳頭。
〈五姓其中李氏和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姓七望。
五姓七望的先祖經曆了魏晉南北朝的動蕩,到了隋唐時期,隨著門閥政治和身份製度的形成,這些世家大族借助世代的蔭蔽和婚姻聯盟享有崇高威望和政治影響力,掌握著朝廷的重要職位,成為當時貴族和士大夫的代表。
光在唐朝的宰相,五姓七望就占了總數的八成以上,他們的影響力甚至讓皇帝都忌憚三分。
連自稱隴西李氏後裔的李世民想要與五姓七望通婚,都被他們以血統不純正為由傲然拒絕。
李世民之後多次打壓世族也不見成效,即使科舉製度興起,也沒有打破世俗的權利壟斷。
在唐朝,科舉考試非但沒成為世族進入仕途的障礙,反而很快成為他們延續其家族地位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