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宗?

這是個什麼廟號?

這個話題,古代百姓的興趣度自然是不高。

蘇俊宇本意就是有點惡趣味,想讓朱棣“看到”。

視頻結束後,他點開了第二個。

#曆史人物#漢文帝#文景之治

<漢朝“最強撿漏王”,古代帝王標杆。

同時也是華夏曆史上“文景之治”的開創者,有人說他是對百姓最好的皇帝。>

對百姓最好?

這句話的含金量在古代可非同一般。

由此掀起了一波天幕討論熱潮。

“是為仁君啊。”

“俺不懂,但他對百姓好,就比其他皇帝好。”

“心懷天下者,必仁義待民。”

“還是羨慕後世,但是我沒那個氣運,生在如今,遇上個暴君,苦矣。”

“對百姓好,是怎麼個好法?”

<在位期間不僅節儉恤民,更開創盛世。

他是劉邦的第四子,其母薄姬並不受寵,他也自小就被分封到偏遠的代地為王。

由於謙恭謹慎而得以存活。>

西漢。

呂後深深的望著天幕。

薄姬啊。

那個女子,比起戚夫人,要聰明的多。

帝王後宮,不受寵便代表著失去了很多機會。

她現在倒是並不仇恨薄姬。

隻是,天幕上說,劉恒是撿漏王,皇位是天上掉下來的……

她不解。

之前天幕上盤點西漢十五帝,分明寫著劉恒起兵誅呂。

他若是起兵,又為何會是撿漏?

莫非天幕上後世的視頻也並非天意,真真假假?

隻是後世人的傑作,而非天評功過?

端看是誰說的更貼近史實?

不得不說,呂雉不愧是華夏第一位正統皇後,有手腕的人。

先前不懂想不明白,隻是因為自己身處旋渦。

如今有了天幕提示,兩相對比,猛然明白了其中症結。

後世這視頻……不完全正確,或許有些,並不公正!

視頻在繼續:

<在大臣們平定“諸呂之亂”後,因為沒有背景而被推上了皇位。

至此開始了長達24年的帝王生涯。

他繼位後,憑借政治手段,很快從功臣集團拿回權力。>

【曆史上第一位太宗文皇帝,剩下那倆留名的都是戰爭販子。】

【劉恒厲害,既把麵子掙的足足的,還把裏子都拿了,高手中的高手。】

【 皇帝不論私德隻看文治武功,堯舜之後,漢文帝劉恒真正做到了“君父”二字】

【不看私德?】

【劉恒定義太宗之名,李世民無限拔高太宗的名號。】

【最強太宗很難說是誰,但是最強文帝肯定是漢文帝,最強宣帝也是漢朝的。】

【百世帝師——漢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二風的偶像,他頭號粉絲】

【在帝王權術一道上,劉恒是最頂級的,除周勃、收權力用的都是堂皇陽謀,令人無可指摘,還得稱頌其賢。

一個皇帝明明極善權術,卻大部分時間都不會給人心思難測、腹黑狡詐的印象,反而一派仁厚風範,這才是最牛的境界。】

【他們以為選了個傀儡,結果選了個影帝,三拳兩腳就把元老勳貴們打趴下了】

【最早的推恩令就是漢文帝時期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