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結束,接下來該是大明了吧?
朱元璋看著天幕猜想。
不知大明的文臣又是何人?
眾人期待下,天幕終於揭開了謎底。
<隆慶和議,整頓吏治,一條鞭法,鞏固邊防。
明朝第一文臣,首輔——張居正。>
內閣首輔張居正。
【於謙:?】
【不要吹於謙了,真實的於謙能力一般,隻是脖子梗要當清流。】
【好看愛看。】
【我就在這兒看於吹和於黑互掐。】
【三十石糧,就能贖死罪。A地的流民跑到B地去,讓在B地落戶,交納A地的賦稅。都是於謙幹的,你就看扯淡不。】
【看過《大明風華》就知道於謙對朱家的重要性了。】
【還有一個人比於謙更值得一提,海瑞。】
【張居正為國正體,海瑞為國正魂。】
【明朝可以沒有海瑞,但不能沒有張居正,中華民族可以沒有張居正,但不能沒有海瑞!】
【我勸各位還是多學吧,那可是張居正啊!
張居正改革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緩和社會矛盾,強化中央集權,提高國家財政和國防實力。】
【宋朝變法改革是在宋神宗時期,明朝改革是在明神宗時期,果然啊。】
【張居正能力很強,但是貪起來也是頂天的水平。】
【張居正是死後被清算的,可想而知那時的文官集團對皇帝的掣肘。
張居正為大明續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張居正“長於治國,而昧於治身。”】
【他也是一個複雜人物。】
【貢獻與缺點並存。不過明朝非要說文臣第一,好像也就是他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宋濂、劉伯溫。】
【可曾聽說王陽明?】
【治國文臣這塊,基本上張居正說第二大明沒人敢稱第一。】
【萬曆他們爺倆四十多年不上朝,全靠這些能人大臣了。】
明。
朱元璋聽著天幕上的話疑惑不解。
什麼叫四十多年不上朝?
萬曆,皇帝?
心梗的感覺又來了。
“這個張居正,是個有本事的。”
“是張首輔!”
“萬曆新政,改革效果可見一斑啊。”
“就是道德品行有些缺陷。”
“傳言他是服了那種藥暴斃的。”(小聲蛐蛐但傳到了天幕上。)
“啊?”
明。
張居正:???
什……什麼藥?
傳言傳言,到底是誰傳的謠言!
這種傳言豈可輕信。
毀他聲譽!
他貪?
何為貪!
清算……是皇帝?
帝王賞賜,都要算作貪的話,那他貪的可太多了。
與此同時。
於謙則也注意到了天幕上有關他的“爭吵”。
大明風華,是何?
他此一生,確實追求甚高。
但後世之人說他能力一般?
他自覺比起管伊是差,但曆朝文臣,他竟排不上榜?
以糧贖罪、原籍繳稅,都錯了?
天幕之上,關於張居正與於謙的各種討論層出不窮。
古人緊盯天幕,都目不暇接。
唯有海瑞,看著那句中華民族不能沒有他,釋然一笑。
實際上,蘇俊宇發現評論區關於於謙的討論兩極分化。
不由自主的搜索於謙視頻播放。
#於謙#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