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也被稱為千古半帝,前期還是可以的。】
【二鳳知道這個消息會不會哭啊?】
【放心,他不會知道的。】
*
——唐
原本就看到那句“子孫後代把他的大唐敗光了”的李世民,這次是真的難受至極。
方才他還想著看看這個所謂“安史之亂”,是哪個朝代的,或許能吸取教訓也說不定。
但!怎麼會是大唐?
(咋會是額滴大唐!)
安祿山,史思明?
不對,李隆基!
還有,後世人喊他二鳳?他不要麵子的麼!
為什麼後世會覺得他知道這個會哭,他很愛哭嗎?
他又不是哭包……
殿下的大臣自然也想到了這對大唐天子而言,意味著什麼。
魏征輕咳一聲,上前道:“陛下,天幕所演,雖然已經發生了,但既然如今我們有這般機緣,何不根據天幕的信息,從今開始,注重河北道之矛盾,避免禍亂的發生?”
(唐太宗貞觀元年,李世民將全國分為十個“道”,其中包括河北道。河北道的範圍包括現今的河北省大部分地區,以及北京、天津等地。這個名稱一直持續到唐朝滅亡,前後存續了280年。)
李世民淚都要流下來了。
一聽這話,頓時清醒。
方才他也是被大唐衰敗的真相困住了,既然此番已經知道了,那他從現在開始抽絲剝繭解除隱患不就好了!
嗯,現在就幹!
“眾卿以為,河北道之反,矛盾在何處?”
啊這……
杜如晦左思右想,欲言又止。
按天幕所言,除了後麵那位玄宗後期追求享樂,政治腐敗外,還有幾個原因,其中一條原因是軍事失衡,節度使勢力膨脹。
可問題是,如今節度使並非正式官職,隻有調動軍需的支度使,不知是不是同一官職?
想來節度使職能是後朝設立的。
另個位麵。
才賜死太平公主的李隆基,本也暗暗關注天幕,沒想到這次,居然演到他的頭上了!
千古半帝,半!
他自然氣憤天幕上後世之人對他的稱呼與調笑嘲諷。
但他又清楚,這有可能就是真實發生的,是後世認為的“曆史”。
難道,他晚年當真會貪圖享樂,以至朝政腐敗?
大唐由盛轉衰,竟然是由他開始?
李世民能想到的,李隆基費些心思自然也能想到。
如今看來,第一步就要控製節度使的勢力。
至於社會矛盾,還要從長計議。
……
“安史之亂啊,誰能想到開元盛世後,接踵而來的是大亂?”
“可笑的是,國家危亡最後怪罪在一個女人身上。”
“後世的人看問題還是很尖銳的。”
“不錯,而且後世之人說的話雖難聽,但確實不無道理。”
“是啊,倘若明皇少活十年,也不至於留下不好聽的名聲。”
“慎言!如今的天幕可是各朝都能看到的。”
“那咋了?”
“我都不是大唐的人,上哪抓我?”
李隆基:……
雖然他是抓不到,但挑戰帝王的權威還是讓他抓狂!!!
這一次,他必要向世人證明,他,不是昏君,不是半帝,半!
*
蘇俊宇繼續翻,刷新了一下。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