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小家夥已經三個月,還沒有正式的名字,大家等著清嵐拿主意,她沉默,人家娘親都沒說話,大家也隻好小乖小乖喚著。清嵐也知道小乖不適合,小家夥太好動,一點不乖,隻是想將父親的權利留給穆寇淩。大名兒名花有主,小名總是要得。關於小名兒,在山穀中的兩個月,他們閑來無事,如同世間其他父母,也會探討探討孩子的名字,當時穆寇淩開玩笑說:“這小家夥挺皮的,又在這山穀中生活,要不就叫皮穀怎樣?”這個所謂的小名隻討來清嵐的一頓好打。現在想想,她還真覺得這個名字很不錯,隻是叫著叫著就成了“屁股”。一個女孩子叫這個名,總覺得有些對不住孩子,最後隻好作罷。
“皮穀”這個名字是沒法用的,“小乖”又太不應景兒,最後穆家老父做主……小寶。清嵐不喜歡,可也敵不過老父的一句話:“我做主。”直接住了嘴。她不是不能反對,隻是聽到父親這樣說心中有些過意不去,特別是看見父親對小家夥愛不釋手的樣子,心中更是抱歉。她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父親也順理成章做了三個孩子的姥爺,可除了小寶,優優和茂茂他根本沒有見過,更沒有聽過他們叫聲姥爺,作為女兒,她對父親的虧欠實在不輕。小名兒有了著落,清嵐幹脆連大名兒的權利也一次交給了父親。期初白大著推辭,說小寶好歹也是皇家公主,他取不符合規矩。清嵐很倔,再三堅持。最後他妥協,考慮再三外加翻書幾本,終於將小家夥的大名兒定格……“穆之可”。君嵐很喜歡這個名字,說嬌小可人,很是合適。白恩嵐卻不是很喜歡,說孩子生在宮外,長在白家,應該姓白。父子間多有爭執,叫來清嵐,說她是孩子的娘親,自當定奪。清嵐選了“白之可”,父親火冒三丈,直罵兄妹倆不懂事。清嵐不在意,笑笑,白恩嵐拉了父親,進書房一番長談,談過之後,父親也就沒再多說什麼。清嵐很是好奇哥哥到底和父親說了什麼,可以將一生忠於國家,一生讓墨守陳規的父親改變主意。問過,大哥總是一笑而過,多了,她也就放棄了。就此決定小公主的名字叫做“白之可”。安和聽後,問為什麼姓白,清嵐隻淡淡答上一句:“姓就該同宗。”安和呆愣,待清嵐已經走遠,他才反應過來,不覺大笑:“好一個姓該同宗,等人等得也太無怨了吧!”
白馬過隙,轉眼已是第二年,清嵐慢慢有些擔心了,穆寇淩真會回到她身邊?不怪她又患了疑心病,等待是世間最痛苦的事,空虛總會趁機而入,侵蝕人的信念。支持清嵐的柱子漸漸在歪斜中。
看著小寶一天一個樣,清嵐心中有著滿滿的幸福。隻是幸福不完滿,總覺得缺了那麼一角。小寶好動,一刻也閑不下來,清嵐守著,瞧著她東爬西抓,總回想到另兩個已經許久沒見的孩子。他們此時正在做什麼,這個時辰該讀書練字吧?他們在小寶這個年齡,是不是也是這樣?每每感傷自己已老,不太記得孩子小時候的模樣。憂傷自責難免,總覺得自己對優優和茂茂的虧欠太多。都是自己的孩子,對優優和茂茂,她彌補不了,隻好將這份傷心和虧欠全都轉移到小寶身上,這也就讓這個小家夥越來越任性,越來越驕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