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太子登基
康熙駕崩,舉國哀悼。
胤礽還是有些難以接受康熙已經駕崩的消息,一直以來,康熙就像一座大山一樣擋在他的前麵為他遮風擋雨。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一輩子,康熙一直都很寵著他。上輩子康熙駕崩的時候,他並不在床前侍疾,他的感觸不如這輩子的大。
看著康熙從得到,到藥石無靈,每日隻能依靠著粥水進食,整個人開始麵黃肌瘦,不如往昔那般意氣風發。那個一直為胤礽遮風擋雨的康熙已經老去了,歲月不饒人,康熙也隻是個等待著離世的人。說真的,胤礽上輩子想過無數次讓康熙駕崩的事,隻是,現在他卻無聲無息的睡著離世了,他的心中卻有著一塊大石一直壓著,讓他無法喘息。
關榕祺見到胤礽一直不思飲食,他其實很明白胤礽此刻心中所想。上輩子總總已經是煙消雲散的事了,這輩子康熙一直對胤礽無微不至的寵溺著,而且他想怎麼樣康熙都會在他前麵擋著,說起來關榕祺也不是不曾羨慕過。隻是關榕祺很快就釋懷了,身處在三百年前的大清,能夠沒有太多羈絆都是一件好事。起碼不會有人知道他的不同,也不會有人真的總是假意對他好的旗號,一直在傷害他,這樣也好。
不到三日,胤礽就消瘦了許多,但是他也逐漸了開始恢複過來。康熙的駕崩確實讓不少人真正的難怪,也有不少人在幸災樂禍,也有不少人在等著胤礽登基之後的舉措。一朝天子一朝臣,很多康熙的老臣子心裏都有了很多的想法。
胤礽正式登基,次年開始正式改年號太和。而胤礽也無不例外的開始大封所有兄弟,連帶著被關進了養蜂夾道的胤褆他都一並封了爵位。
胤褆被封為了固山貝子,盡管仍然關在養蜂夾道,但是不少人都嗅出了胤礽想要放胤褆出來的感覺,隻是現在這個時候,沒有人會站出來反對胤礽的決意。況且康熙也沒有真正處理胤褆,隻是將他關進了養蜂夾道,那就證明康熙還留了一點父子之情在裏麵。
胤祉被封為誠隱親王,胤禛封雍恪親王,胤祺封恒溫親王,胤祐封淳度親王,胤禩封廉靖親王,胤禟封順毅貝勒,胤封敦厚貝勒,胤裪封履懿親王,胤祥封怡賢親王。宮中的嬪妃一一都封為太妃,若是願意就能夠出宮與兒子一同居住,若是無兒無女則留在宮中頤養天年。當然裏麵並不包括已經在冷宮的德貴人,胤禛也能暫時鬆了一口氣。
而關榕祺已經正式了繼承了純親王隆禧的爵位,胤礽賜封他為純勤親王。圖哈爾與納蘭恒泰也晉封為鎮國公,盡管封賞得並不是太高的爵位,但是對他們來說已經差不多了。圖哈爾跟納蘭恒泰是胤礽的人,在前幾年已經有不少的人清楚。除了加封了他們之外,胤礽還甲瘋了好幾位工部以及兵部的人,此番大改動,讓不少的人都有些摸不著邊。他們本來以為胤礽登基之後就要改朝換代,沒有想到還是沿用著老大臣。
胤礽自然不想要立即就換上自己的人,新舊交替總有著千絲萬縷的問題出現,退下來的大臣自然有人心生不滿想要耍一把新上任的大臣,所以他才不想要那麼快換上自己的人。而且他打算徹底的來一場改革,製度上的改革。
現在一直從古至今沿用的製度,胤礽以為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大清了。現在的大清確實是比起幾年前的大清強了不少,不管從兵力,還是武器上麵上看都是強大了不少。隻是那都隻是表麵看上去而已,真正的是,大清的國庫依舊空虛,但是那些中飽私囊的官員口袋依舊是脹鼓鼓的。
大力的打擊那些貪汙*的朝廷命官,需要一個全新的機製去管理。胤礽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胤禛,若是交由胤禛打理,他絕對不會有什麼後顧之憂。而且除了建立一個清廉衙門,他還想建立一個外交的辦事衙門,他也想到了人選那就是胤禩。胤禩那一張一直都常年滿麵笑容的臉蛋,看上去很是親和,隻是他內心的小九九卻不是誰都能看懂。
胤礽登基之後一直都很忙碌,除了處理康熙駕崩的所有事務,還有許多奏折要好好的批閱。堆積了許久的奏折,批閱了胤礽好幾天,終於有了空下來的時間,他立即就傳召了胤禛以及胤禩。
胤礽跟胤禛和胤禩都沒有說什麼廢話,他說:“朕想要單獨辦兩個衙門,想老四跟老八你們兩人管理。”
“……”胤禛和胤禩互相看了彼此一眼,他們就知道胤礽叫他們來肯定是有要事想要跟他們商議,不過他們還是靜下來想聽聽胤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