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提著蛇皮袋,茫然的站在人滿為患的大城市裏,看著眼前與自己一身舊衣打扮完全格格不入的繁華,完全不知道自己未來在什麼地方。
來到城市以前,魏明一直生活在邊陲的小山村裏。雖然村子裏也有電視,手機也能上網,讓他對於山外麵的世界並不陌生。可當他身臨其境的站在全是鋼筋水泥的大城市裏時,還是產生了一瞬間的茫然。緊隨其後的,便是自卑。
是的,自卑。
以前還在村子裏生活的時候,魏明其實是個蠻自信,甚至還有那麼一點傲嬌的孩子。因為他的父母是村子裏出去打工時間最長的人,雖然掙得錢不是很多,但每年都會郵寄些漂亮的衣服鞋子回來,不像是村子裏其他出去打工的人家,隻會寄錢回來,數量還不多。漸漸地,就有人傳說,魏明的父母在外麵是賺了大錢的,不然也不會對兒子那麼大方。
而且,魏明的父母也不像是村子裏其他人家那樣,早早的,就給孩子們定了親事,輟學回家結婚生子,而是供著他一直讀到了初三畢業。能夠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對於從小就生活在山裏的孩子們來講,也算是一件極不平常的事情。
可就是這樣,魏明念完初中以後,也是徹底要和學校說再見了。
因為落後,又有些封建因素作祟,魏明讀到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班上其實已經沒有幾個同學了,後來能想他一樣去讀了初中的就更少了。生源少,上麵自然也就不可能將有限的教育資源再拆分出一份,到村子裏來建中學。所以,魏明的初中,其實是在離家有些距離的鎮上讀的。
雖然生活環境變了,但大環境還在,哪怕是三年的思想政治課,也不能改變太多人們從小就開始在魏明腦子裏灌輸的觀念。到了初三的時候,魏明和大多數的同學一樣,難免會出現後勁不足的現象。
分數不夠,家裏又拿不出高昂的讚助費,可想而知,魏明的求學生涯也就到此結束了。
即使是這樣,魏明在大部分人小學都沒讀完的村子裏,也算得上是極有學問的人了。村子裏,好多有女兒的人家,可都是眼巴巴的瞧著,挖門子托關係的,想著讓這個帥氣又有學問的小夥子成為自己家的女婿。
最後,魏明在族叔的撮合下,娶了村子裏公認的,最漂亮而且讀書讀到了初一的女孩兒蘇靜。一年以後,在村子裏,已經算得上是晚婚晚育的魏明,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看著繈褓中嗷嗷待哺的小生命,以及床榻上因為生產而變得有些憔悴的小妻子,魏明第一次模糊的感覺到了,新婚前夜,特地從打工地趕回來參加自己婚禮的父親的歎息的深意。這個十七歲的男孩子,學著周遭大人們的模樣,給自己卷上了一隻旱煙,猛吸一口,被突如其來的熱辣感嗆的劇烈咳嗽起來。
第一次吸煙,魏明花費了好長時間,才讓自己被嗆咳到的肺感覺舒服了一點。但手上已經燃燒了大半的旱煙,卻是一口也不想再吸了,果斷的踩滅在腳底下。
按照村子裏的習俗,自己已經結婚生子,等著再過幾個月,自己十八歲了,就能夠像爸爸一樣,到外麵去打工賺錢了。這樣,他也能夠像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樣,挑起家裏生活的重擔,給妻子和兒子以更好地生活環境。
可是,自己真的就要這樣過下去麼?
魏明抬頭看著天上的星星。
過去九年,他雖然學習成績並不好,還幾次產生過厭學輟學的念頭,看著村子裏其他同齡的小夥伴們每天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心裏羨慕的不得了。可當他現在也擁有了這樣的日子時,才突然發覺到,當年那些被他厭棄的時光又是多麼的美好。
隻可惜,他當年沒有再努力一點;隻可惜,他一直都不聽老師的話;隻可惜,現在一切都晚了。
魏明第一次,在家門口的石頭台階上坐了整整一個晚上,用手指反複摩擦著另外一支還沒點燃的旱煙,偶爾放到鼻子下麵去聞一聞,感受一下裏麵煙草的清香。也是婚後,他第一次晚上沒有陪著她的小妻子,看著她在自己的臂彎裏睡熟。
當天空泛起魚肚白的時候,魏明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要到父親工作的城市裏去看一看,他想知道,是不是電視裏那些繁華的大城市,是真的存在的,那些高樓裏,那些衣著光鮮亮麗的人,是不是也是真實存在,而不是被專門刻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