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地一聲,我甩上宿舍的大門,十萬火急地到床上躺好,然後戴上虛擬頭盔連接上網絡。
現在是2059年2月16日17點52分,虛擬真實的大型武俠網遊《俠客行》再過8分鍾就要開始測試了。
自從四年前第一款虛擬真實網遊巨製《暗黑世紀》出現以來,這種號稱可以讓人真正體驗魔幻人生的遊戲模式便引起了轟動,無數玩家瘋狂湧入,無可爭議地取得了網絡世界的霸主地位。
做為一個狂熱的遊戲迷,我當然也在《暗黑世紀》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可以說,我的大學生涯可以直接換算成
“暗黑”史,以至於最終由於多門功課掛起了紅燈,隻拿到了結業證書。幸好家裏還算有點門路,幫我在家鄉的一個職業學校裏占了個位置,混入了光榮的教師隊伍。
半年多的克勤職守之後,我又開始恢複本性,沉溺於遊戲之中。但《暗黑世界》雖然經典,玩了這麼長時間,也漸漸令人有些厭倦了。其實我從小心中就有一個武俠夢,最喜歡的便是金庸的武俠係列,翻來覆去的看了不下幾十次。而《暗黑世紀》卻是不折不扣的西方魔幻背景,實在不可能讓我找到心目中那種仗劍行江湖的感覺。
由盤龍公司研發的《俠客行》就是在此時進入我的視野之中的,號稱耗資15億,曆時3年多時間精心打造的《俠客行》,還未問世就受到了國人的熱烈追捧。作為我國第一款自主研發的虛擬真實網遊,《俠客行》在多個領域都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比如深度睡眠、思維操控、超高擬真等等。
《俠客行》的背景是以金庸小說為依托,同時模糊了時代,將諸多小說原素揉合在一起,構建出一個虛擬而又多姿多彩的武俠世界。遊戲共分三大陣營十二個門派。正派:少林派,武當派,丐幫,峨嵋派。中立:全真教,華山派,藥王穀,古墓派。邪教:魔教,血刀門,白駝山莊,靈鷲宮(其中少林、全真、血刀隻收男性玩家,峨嵋、古墓、靈鷲隻收女性玩家)。
遊戲的初始屬性分為臂力(決定基礎攻擊力與負重量)、耐力(決定基礎防禦力、氣血總量與精力恢複速度)、靈巧(決定命中回避、速度與靈活性),悟性(決定技能修煉速度和領悟能力),根骨(決定內力總值以及內力與氣血的恢複速度)。而創建人物時有3次擲骰機會來決定屬性值,但總屬性固定在30點,單項10為最高值。以後每升一級由係統自動按初始屬性的1/10比例增加屬性點。因此創建人物的屬性決定了角色的未來發展方向,更由於虛擬設施與帳號綁定,而且建立人物後1周內不得刪除,就更增加了建立角色時的慎重。
戴起價值2000RMB的遊戲頭盔,我試著連接了幾下遊戲,夢想著搶在所有人前麵衝進遊戲。這個遊戲頭盔還是托了二舅的人情才買到的,盤龍公司首批發售的頭盔數是2000萬,看上去已經很不少了,但分到各大省市區,再對比起暴漲的玩家們的熱情,卻也顯得杯水車薪了,幾乎是每個分銷點一到貨就被搶光,內部消化的更是不計其數,畢竟Z國是個人情社會。而學校裏另外的幾位同事,也隻有綽號大熊的郭銀拿到一個,剩下的隻能等下一批頭盔了。據說盤龍公司還向海外發售了1000萬個頭盔,也是一搶而光,看來還是低估了大眾對這款遊戲的期望值。
最後的幾分鍾時間裏,我深刻領會到愛因斯坦同誌關於相對論的理論闡述,並以切身的經驗加以申發。在漫長的幾個世紀過去之後,隨著報時器的一聲低鳴,我進入了遊戲,眼前瞬時一暗,接著出現了恢宏的開場畫麵,雲煙繚繞之間,峻秀的山巒由遠而近,峰頂之上幾位劍客正在鬥劍,劍氣縱橫之餘,更有清箏鳴琴相伴。而畫麵一轉之後,卻是金戈鐵馬之聲大起,萬軍叢中,一輪血刀橫空而至,斬下了蠻族將軍的頭顱。爾後畫麵又切換了幾次,有荒山大漠,有深穀幽泉,而俠客之蹤忽隱忽現於其間。最後卻是李白那首膾炙人口的名篇《俠客行》浮現於天地之間: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