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旭日東升,大夏帝國文武大員齊聚在金鑾殿前,連一些久不聞朝政的顧命老臣也通通來到,互相低聲交談著,神色緊張,焦急不已。終於一名身著青色莽袍的中年大臣忍不住向大雕上的一位公公詢問道:“張公公,怎麼陛下還沒有到?”-
也許是事態緊急,隻見那位公公沒有和往日一樣和眾大臣針鋒相對,而是笑著對眾大臣說道:“諸位大人稍安毋躁,陛下馬上就到。”-
終於在眾大臣又苦等了約一刻鍾後,隻聽一聲尖細的嗓音傳來:“陛下駕到!”眾位文武大臣心下一喜,突然覺得平時那令人無比討厭的尖細嗓音也不是很難聽,反倒有些悅耳。-
眾文武聽見腳步聲傳來,趕緊齊齊跪下,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隻見那身披金色龍袍的男子懶散,慢慢悠悠的走到龍椅旁,打了個嗬欠然後慢慢坐下,左手無力的虛抬了一下,旁邊的公公會意,接口道“眾卿平身”。喊完眾大臣又齊齊的站起來,看著坐在龍椅上尚未完全從睡夢中醒來的皇帝,在心裏無奈的歎了口氣,本來有急事要向皇帝啟奏,可是看著皇帝那樣子張張嘴始終沒有敢開口,隻能靜等皇帝自己醒來。
又過了好一會兒,青年總算睜開了睡意朦朧的眼睛,伸了個懶腰,打量了殿下的眾人,嗬嗬一笑:“喲,今天怎麼這麼大排場啊?是不是眾位愛卿又有什麼稀奇玩意要獻上來給朕賞玩啊?正好上次獻上來的東西我全都玩膩了。”眾人看著那麵色發黃,有些縱欲過度的皇帝,都有點唏籲感慨,想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體恤百姓,尊重大臣,孝敬先皇,終於被先皇立為太子,而後在五年前即位登基,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那是何等的英雄,豪邁,誓要做那千古一帝,開倉賑災,興修水利,東征蠻夷,威震四方,也因此得到了大夏子民的廣泛讚揚,眾大臣本以為此乃帝國中興之始,誰知世事難料,自從皇帝東征蠻夷勝利後卻自大自滿起來,僅僅兩年,陛下便沉醉於那奢華的紙醉金迷之中,增賦稅,寵奸佞,興園林,廢軍營,荒政務,更是對那**的佳麗寵愛有加,可謂是言聽計從,也從此連早朝都不再上了,一些忠心的大臣苦勸無用,心灰意冷,紛紛告老還鄉,朝庭更加混亂,想到這裏,眾大臣齊齊在心裏歎了口氣。-
終於有一位大臣站了出來,恭敬的朝皇帝鞠了一躬,然後說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斜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一聽不是獻寶,皺了皺眉頭,沒好氣的問道“不是獻寶啊,那有什麼事?現在天下太平,哪有那麼多事,就算有那也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你們自己處理了就是了,就不要來煩我了。退朝!”說完,就站起來準備走。
那大臣見皇帝準備走了,心裏一急,連敬禮也忘了施,忙喊住皇帝:“陛下,這次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是有關我大夏安危存亡的大事。”
聽到這兒,皇帝的眉頭更加緊皺,停住了腳步:“又是勸我早朝嗎?我記得我以前說過誰在勸我就別怪我不念君臣之情,來人,把這家夥推出去砍了,哼!”
聽皇帝這麼一說,眾大臣也知道是皇帝誤會了,趕忙齊齊站出來說道:“陛下,我等不是來勸您的,而是確有大事發生。”
“哦?那說來聽聽,你們的大事。”皇帝索性又坐回龍椅,聽眾大臣的大事,但卻在心裏想,隻要這些家夥說的不是大事,就把他們統統拉出去砍了。
“啟奏陛下,據探子八百裏加急來報,前不久戍邊將軍江冰和左相羅仁密謀造反,正起兵向京師殺來。”
“什麼?他敢!張濤你帶著左翼羽林軍去羅仁的家,把他的家給抄了,還有他的父親羅燁的家還有他的弟弟家全部都給我抄了,他的家人全部給我抓起來臨池處死。另外讓大將軍派各路大軍迅速剿滅叛黨。”
皇帝發怒,要捉拿羅仁及其家屬,底下的大臣怎麼敢反對,連連應諾,當然也有人在心裏暗暗的嘀咕,你當人家傻啊?人家既然要造反,怎麼可能還留著家人在京都,這不是把自己的家人往火坑裏推啊?羅仁作為帝國的左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怎麼可能會這麼傻呢?
“諾,屬下遵命。”
“等等,額,羅家的家產全部充入國庫,要是有什麼新鮮玩意就全部給朕送來,還有他們家長相秀美的女子全部都送到宮裏充當宮女。”
聽到皇帝這個時候還不忘女色玩樂,眾大臣都在心裏暗暗搖頭,皇帝估計是徹底沒救了。
由於時間關係,這一章字數比較少吧,就這樣了,以後寫多點,內容也比較無聊,但是過幾章就好了,馬上就輪到主角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