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之決戰紫禁之巔——宿敵!宿命?(1 / 2)

紫禁城上。

夜已深,萬籟俱靜,漆黑的夜空中,今夜的月亮顯得格外圓。這注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夜。

月光皎潔,涼風瑟瑟。

一個臨風飄舉的男子正背著手,屹立於紫禁之巔。隻見他身穿黑袍,戴著鬥笠,腰上掛在一柄利刃。若是把利刃拔出來,恐怕天下都要為之變色。這正是幾年前隱與江湖的利刃“邪龍。”刃身不長,約五六寸。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由此可看出用著的武藝。刃鞘確實別具一格,上麵繡著一條紅龍,活靈活現,猶如真龍一般。龍口吐出一團紅色火焰,在漆黑的夜裏,竟隱隱有光澤閃動,放出紅色的光。“紅明珠。”天下絕不會超過個位數的東西竟被他用來隨意嵌在了刃鞘上,可見此人身份非同一般。

若是對上他的眼睛,恐怕任何人都要深陷進去。那是哪樣的眼睛?從外邊看,充滿了滄桑感,但仔細看,就會發現它包含了世間萬物的情感,摻雜在一起,卻有一種超脫世俗的美感,看久了,就會發現這眼睛中不時流露出七彩之光,令人頓生一種想要了解此人的欲望。但若是正的了解了此人,在看這雙眼睛,恐怕隻會看到嗜血與暴虐。此人渾身散發出一種藐視群雄的氣場,讓人敬而遠之,不敢靠近。

“蹬蹬蹬。”遠處傳來幾聲踏空的聲音。“你終究還是來了?”此人說道。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對別人說。片刻後,另一個人也到了。和此人完全不同的是,此人身穿白袍腰上挎著一柄長劍。好像故意而為之,又好像渾然天成。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

語話軒昂,吐千丈淩雲之誌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

如同

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我還是來了。”白袍男人道。

“你恨我嗎?”“恨,恨不得殺之而後快。”“所以我送上門來了。”

“可我不殺你。”“為什麼?”“告訴我,主謀是誰。”白袍男人話鋒一轉,道。

“你不是已經知道了嗎?就是我。”黑袍男子道。“不是你!”“就是我!”“此事必有蹊蹺。”“哼,蹊蹺?有蹊蹺我也不會告訴你。除非你打敗我。”“那——就來吧。”話音未落,寶劍出鞘。寒光閃閃,逼人心膽。“七心龍淵劍。”這把劍傳說是由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

歐冶子和幹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鬥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世巨龍盤臥,是名"龍淵"。

此劍鑄造的技藝固然精湛,但它的聞名還在於無法知道其事實姓名的普通漁翁:魚丈人。

話說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國兵馬一路追趕,一天慌不擇路,逃到長江之濱,隻見浩蕩江水,波濤滾滾。前阻大水,後有追兵,正在焦急萬分之時,伍子胥發現上遊有一條小船急速駛來,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後,小船迅速隱入蘆花蕩中,不見蹤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飽餐一頓。伍子胥千恩萬謝,問漁翁姓名,漁翁笑言自己浪跡波濤,姓名何用,隻稱"漁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謝辭行,走了幾步,心有顧慮又轉身折回,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致謝,並囑托漁丈人千萬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仰天長歎,對伍子胥說道:"搭救你隻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隻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兒刎。伍子胥悲悔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