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牛刀小試 第十九章 紅沙瓦伏擊戰(1 / 3)

第十九章紅沙瓦伏擊戰

“肖隊,你說真有喀秋莎在虎嘯泉邊等我們回去嗎?”

遙遙傳來常愛國的M99的轟鳴聲,隊員們也進入警戒狀態,掩體內,在肖驤旁邊的徐爽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同時有好幾個耳朵豎起來聽肖驤怎麼說。

“剛好還有一點時間,我就先給你們講講這首歌的故事吧!”肖驤索性講起了故事。

“那是二戰時期,1941年7月的中旬的一天,莫斯科新編紅軍近衛軍第三師就要開到前線去了,在送行的人群裏,有一群女學生,好像是一個工業學校的,在那兒唱起了這首歌,‘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徐爽插話道:“肖隊,你唱的沒有沈隊唱的好聽。”

“別打岔,要是唱的比沈隊唱的好聽,明天不就該我唱了嗎?當時,這群小夥子非常非常的感動,有幾個小夥子都哭了,就和你一樣。小夥子們齊刷刷給這些姑娘敬了個軍禮,然後唱著這首歌就來到戰場。那時候,每個蘇聯人都麵臨兩種選擇,要麼殺了敵人,要麼被敵人殺了。”

“幾天後,在極為慘烈的第聶伯河阻擊戰中,這個師的戰士們幾乎全員陣亡。但是這首歌,但他們畢竟狠狠打擊了號稱‘飛毛腿’的德國最精銳的古德裏安裝甲部隊,為蘇軍組建保衛莫斯科的最後防線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後來,這首歌就在戰場的硝煙裏,順著戰壕,從莫斯科一路流傳開去,北到列寧格勒,南到基普,一千多公裏的戰線上,這首歌一路飛揚。”

“後來,隨著戰事的發展,《喀秋莎》這首歌曲還傳唱到東歐的一些國家。波蘭人民曾將喀秋莎作為戰鬥號令,而保加利亞的遊擊隊員還曾將這首歌曲作為聯絡信號。更為出人意料的是,當時,就連許多德國士兵也喜歡上了《喀秋莎》這首歌。”

“有一次戰鬥間隙,蘇聯紅軍聽到了對麵德軍陣地上飄來熟悉的歌聲:‘正當梨花開遍了山崖......’”

徐爽插話道:“這麼神聖的歌曲怎麼能讓德軍唱呢?太不像話了!”

“是啊,當時那個紅軍的一個中尉連長看到德軍陣地上,一群德軍圍著一台留聲機在聽這首歌曲,他也這麼想,他們十分憤怒。所以他們沒有請示上級,就對敵人的陣地展開了進攻。”

“戰鬥非常的慘烈,但是他們打退了德軍。當這個中尉連長和戰士們找到這台留聲機的時候,同誌們都激動得哭了。為了奪回這張唱片,八個紅軍戰士付出了生命。”

“後來呢?”

“後來,這支部隊因為未經請示就擅自進攻受到了軍法部門的調查,一位團長在被調查時說:‘如果我當時看見喀秋莎被一群法西斯豺狼包圍著、蹂躪著的時候,我也會這樣做!’軍法法官被感動了,後來調查被取消了。”

“再後來呢?”

肖驤沒好氣的瞪了徐爽一眼,哪有那麼多後來。

“再後來......那是1945年的春天,我記得那一天是4月16號,正是一個梨花爛漫的時節。這一天,聯軍開始對柏林發動總攻,前進的蘇聯紅軍部隊齊聲唱起了這首歌,在向柏林進攻的路上,到處都是《喀秋莎》的歌聲,這是一次‘喀秋莎’的進攻。”

徐爽還意猶未盡的問道:“再再後來呢?”

“再再後來麼,蘇聯當局為了紀念這首歌對紅軍戰士的巨大鼓舞作用,專門建立了一座紀念館,這是人類史上從沒有過的。”

隊員們陷入的沉默,有幾個戰士不由自主的哼起了這首歌子。

“根據我的推算,我們回去的時候,說不定也會有一群漂亮的姑娘,等在虎嘯泉邊,唱著這首《喀秋莎》......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的胡力同誌,已經有他自己的喀秋莎了。”肖驤大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