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飛行員與子彈(1 / 1)

哲學上相對靜止的原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使一位法國飛行員幸免於難。

那時候,飛機被用於戰爭,飛行員可以通過手槍相互射擊。有一天,德、法兩國的飛機在2000米高空展開了一場猛烈的槍戰。法國某飛行員正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敵方,追蹤著射擊的目標。就在這時,一架德國飛機悄悄地鑽到了他的側後,舉起了手槍……

法國飛行員依然在警惕地駕駛著飛機,緊緊地咬住前麵的敵機不放。突然,他感覺到臉邊有一個小東西在晃動,是什麼東西?是隻小蟲嗎?他雖然對臉邊的這個小東西很感興趣,但卻無暇顧及這個。

又過了一會兒,小東西依舊在老地方晃動。駕駛員有些不耐煩了,他迅速伸出手把這小東西抓在了手裏。小東西硬硬的、頭尖尖的。憑感覺,駕駛員意識到這是什麼。他迫不及待地伸開手一看,不禁大驚失色:果真是顆子彈,上麵清楚地標明是德國製造的。

奇怪!為什麼這顆子彈會懸浮在駕駛員的臉邊,且能夠被輕而易舉地抓到手呢?原來,法國飛行員駕駛的飛機和德國軍射出的子彈是沿著同一方向飛行的,並且運動速度也相同,所以,飛行員和子彈之間是相對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