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圖記》是部偉大的地理著作,今不存。僅傳世的“自序”中,記載了從敦煌出發,經過伊吾【新疆哈密】、高勒【新疆吐魯番】、鄯善【新疆羅布泊附近】,直至地中海東岸的三條大道。其中北道在天山北路,中道沿天山南麓和塔克拉瑪幹沙漠以北,南道沿昆侖山北麓和塔克拉幹沙漠以南,此與今天經過新疆前往中亞細亞的路線基本一致。其中的中道和南道,就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絲綢之路;而北道就是今天通向獨聯各國直達歐洲大陸的“亞歐大陸橋”的前身。言中所列的路線雖然準確無誤,但魏通連自己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又有何用呢?
魏通看了兩遍,也沒弄出個東南西北來,歎了一口氣,隻得將它又放入懷中。他側頭看著身邊的二女,胡思亂想起來:“這人生地不熟的,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我們隻有坐等一死,別無他法,看來這一次是在劫難逃了。嗯,地不熟倒是真的,人生可有點說不通,要是有人就好了···嘿嘿···沒想到有兩個美女陪伴一起死去,倒也是豔福不淺了。”
此時,魏通雖然是窮途末路,但他身手了得,如果丟下二女不顧,沙漠縱大,卻也困不住他一人。可要他丟棄二女自去,打死他也做不到。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魏通突然聽到了一陣馬嘶之聲。他昏昏迷迷的,也隻是又餓又渴而已,歇了這一陣子,體力便回了少許。他一聽到這一聲響,猛地坐起身來,四下張望。
隻見一人縱馬遠遠地而來,魏通來了精神,喜道:“紫雲姑娘,我們有救了!有人來了,你們在這裏等著,我去化點水來。”他快步迎了上去,雙手連揮,叫道:“喂,喂,停一停!給點水喝,救救我們吧!”話猶未了,“颼”地一聲,一支箭射到麵前。魏通側身讓過,伸手抓住來箭,心道:“真是冤家路窄,又遇上契丹狗了。嗯,管他是誰,這一次我也做回強盜,給也得給,不給就留下性命來。”
那契丹騎士見一箭沒有射中,拍馬揮刀殺去。魏通側身避開刀鋒,伸手抓住刀背,將他拉下馬來。
那契丹騎士連奪了三次,也沒奪回刀去,不由歎道:“是個好漢子,我死在你的手裏,也沒什麼遺憾了!”說著鬆開刀柄,倒退一步,神情漠然,束手待斃。魏通搖頭道:“我不要你的性命,隻要你的水袋子,我要一點水救命。”說著伸手過去,喝道:“拿來!”他雖然跟著元祥學過一點契丹話,但時日太短,所以連說帶比劃,這幾句說的不免很是生硬,結結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