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稚才:村童不欲池中物3(2 / 3)

在燕京大學裏,胡蘭成隻待了短短一年的時間,雖然當時他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也隻不過是文人的一種衝動罷了。當時,國家的變動屬於頭等大事,人民的心思也為之牽動著。在這種時刻,胡蘭成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但是他的性格比較木訥,很少會有勇敢行事的時刻。所以在燕京大學的這一年中,他的情緒是相當低落的,於是他便想起來回家。胡蘭成總是這樣,隻要風光的時候就不會想起自己還有個家,而受到挫折的時候就會立刻想到逃避,想到回家。這就是浪子的本性!胡蘭成就是一個十足的浪子,他永遠在外麵奔波,隻是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

胡蘭成回去的時候,選擇先從天津乘船到上海,然後轉乘火車去到杭州,到達杭州之後,他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才渡船回到了胡村。

玉鳳看見丈夫回家,心裏很是歡喜。胡蘭成還沒有進家門,玉鳳就將懷中的嬰孩往他懷裏塞,玉鳳興奮地連聲說道:“爹爹回來了!”這時,孩子已經1歲了。胡蘭成剛剛離開家,孩子就出生了,當時胡蘭成正在去北京的火車上,火車正好經過黃河,看著滾滾的黃河他立刻想到了夏禹治水,於是仿照夏禹兒子的名字,提筆寫信給家中的孩子取名為“啟”。

按照人之常情來說,胡蘭成在見到自己的骨肉時應當極其興奮才是,可是當他把孩子抱在懷裏的時候,他感到非常不自在。對他而言,是玉鳳讓他抱孩子的,所以他才不得不抱一抱。倫常之情在他心裏,似乎也是需要“理由”的,他自覺見孩子見得並不多,因此感情未深也是“可以理解”的。

回到家後,胡蘭成又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夏天。有一天,他去嶽父家散心,老丈人便帶著他去到了蔣介石的家鄉奉化,還特意帶他去看了雪竇寺;接著還帶他去了蔣介石的表親葛竹王家。在家鄉葛竹王家算得上是有頭有臉的人家,並且家中還有一人隨軍北伐,正在南京做官呢!直到這時,胡蘭成才終於明白嶽父帶他遊玩的用意所在。於是,胡蘭成隨即起身來到了南京,找到總司令部。但是,因為關係太遠,再加他除了念過書外沒有一技之長,所以連續奔波了好幾天也沒有謀到事做。

胡蘭成一直在南京滯留了八天,最後終於離開了。但是,他並沒有回家,而是轉站來到了杭州,第一次進入了斯家的大門。而這一住,就在斯家住了一年。

斯家大少爺頌德與胡蘭成是蕙蘭中學同學,他中學畢業之後就進入了光華大學,當時正因病在家休息。

當時斯家在金洞橋,家庭環境相當不錯,而“維新變法”的核心人物康有為也是他家的常客。現在雖然搬到了金剛寺巷,隻有兩院三進的平房,但是大廳裏仍然掛著康有為寫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liu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令整個宅子英氣十足。

胡蘭成住在斯家的這一年中,斯家對他可算是百般嗬護。而且胡蘭成還享受到了斯家特有的關愛,那就是斯家兄妹每月都有20角銀洋的零用錢,胡蘭成當然也不例外。當時胡蘭成並不是親手接下這20角銀洋的,而是由太太在胡蘭成不在時親自放進他床前的抽屜裏的。此外,過年的時候胡蘭成還得到了兩塊銀元的壓歲錢,這也是由太太用紅紙包好後放在果盤裏由使女送進他的房間的。

如果照這樣發展倒也沒有什麼,反正胡蘭成就是那種隻顧自己從不為家人考慮的人。可惜,他雖表麵上顯得斯文木訥,但實際上有著拈花惹草的天性,因此出事隻是早晚的問題。

頌德有一個妹妹,名叫雅珊,當時正在女中讀書,她雖隻有16歲,但是個性特別,人又很剛烈,就連衣著打扮、言談舉止都絲毫沒有小女孩的怯弱,而這正是胡蘭成缺少並一直向往的。所以雅珊的一顰一笑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

有好幾次,雅珊在客堂裏遇見胡蘭成,便向他借小說看;胡蘭成雖然沒有,卻還特地買來給她看。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隻不過胡蘭成心思不正,在他看來這就是以書傳情。他想通過一來二往的借書換書,讓單純、不經世事的雅珊*。隻可惜,斯家太太是一個相當厲害的人,胡蘭成的心思被她一眼就看穿了。但是,她是一個做事留有餘地的人,胡蘭成畢竟是一個讀書人,她不想讓他下不來台;更何況他是兒子頌德的同學,如果這事被傳了出去,胡蘭成可以一走了之,但是斯家就沒有立足之地了,所以她也就沒有說破。隻是將這件事情告訴給了頌德,頌德一聽立刻惱怒起來,不過他也不願傷了胡蘭成的自尊心,於是專門從光華大學寫了一封信給胡蘭成,信中隻有短短一句話,他讓胡蘭成立刻離開斯家!雖然隻是簡短的一句話,但是卻蘊含著巨大的力量,胡蘭成自知理虧,也就沒有多說什麼,灰溜溜地從斯家離開,回到了胡村。而斯家太太當然知道其中原因,胡蘭成走的時候她沒有挽留,也沒有點破,隻是禮節性地為他餞行,並給了他五元錢作為路費。總的來說,斯家對待胡蘭成可謂是仁至義盡了!可惜,胡蘭成並沒有因此而覺醒,他還這樣為自己辯解道:“我做了錯事,不必向人謝罪,更不必自己懊悔;雖然心有內疚,也不過像采蓮的船一般左右搖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