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鈺焯顯然是已經聽朱鏗寒說了,明天他要動身的,因此等過了一會兒,反過來催他們趕緊回去收拾吧,兩人便帶著孩子告辭。
英哥兒還沒有呆夠,隻是爹娘都說了也不敢在這邊賴著,回來的路上便撅著嘴。狼哥兒很得林鈺焯的喜歡,每次去他們府上,林鈺焯都要給狼哥兒一樣玩意兒,此時便聚精會神的玩著,也顧不上英哥兒。
回到了家裏,英哥兒便已經忘了不高興了,又帶著狼哥兒去抓蛐蛐兒。
楊若嫣和朱鏗寒回去繼續收拾,晚上了少不得楊若嫣又要囉嗦半天叮囑他,朱鏗寒倒是不嫌煩,不厭其煩的一直笑著點頭答應著。
第二天朱鏗寒早早起來便動身了。
皇太後那邊已經是占了上風了,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給他們過多喘息的機會,因此榮國公在接下來的幾天,天天去榮平侯府催促皇後,馬上將選美的事情定下來,馬上開始!
皇後被逼的也沒辦法,若是拖延,就會被扣上一頂不賢惠的帽子。但若是答應馬上就開始選美,一來她就必須回宮去主持,二來,可以想象,隻要一開始,皇太後就會馬上將楊月紗和這一次一起被宗人府發了牌碟的,林鈺焯最小的庶妹叫林輕雲的直接叫進宮去。
睿親王、安郡王爺、恭親王等人已經緊急在一起商量對策了。
在說朱鏗寒。
帶著兩個侍衛從京城出發,沿路一直南下,往楚地而去。從楚地到京城,有兩條路可以走,路程都差不多,一條是走東昌府、濟南府。一條是走石門府這邊。兩邊不但是路程差不多,而且連官道都是差不多的,沒有那一邊好,那邊不好。
石門府這邊因為是京城到中原一帶的最重要的官道,而且石門是最重要的一個商道重鎮,北方和南方重要的一個中轉站,因此這邊的道路應該說做生意的人很多。而東昌府和濟南府,連接的是沿海那邊和京城之間的道路,但是這邊又最繁華富庶的蘇杭江南,鬆江府一帶,因此,這邊也是很重要的一條管道。
因此朱鏗寒在臨行前,還是找了個地圖琢磨了一陣子,猜測兩個堂哥到底會走哪條路?最後猜測的,兩個堂哥估計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選擇,而從石門這邊走,一路坦途沒有大的河流山川的阻斷路程,但是東昌府那邊就有,因此,朱鏗寒猜他們應該是走石門。
於是從京城出來,一路沿著官道直奔石門。
當然朱鏗寒也不會那麼死板,已經派了侍衛走另一條路,如果是兩個堂哥選擇走那邊的路,他可以從這邊橫插過去,也很快。
騎著快馬白天趕路,晚上休息,這樣也就是兩天的時間就已經到了石門了,到了這邊還沒有看到兩個堂哥,走另一條路的侍衛也沒有過來稟報另一條路上遇上了他們,朱鏗寒就鬆了口氣,這就說明他們還沒有走到京城周邊。
雖然石門離京城還有段距離,但是從太祖爺開始,這裏就被視為是京城的範圍之內,如果有兵馬到了這裏,就已經被視為威脅到京城了。
這天在石門休息了一晚上,轉天依然是早早起來就上路了。
剛出了石門府城不遠,到了一座山脈前,這條山脈也是中原有名的五行山脈,也就是後來的太行山脈。
前麵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跟著朱鏗寒身後的那個侍衛馬上就注意的看了過去。如今隻有他跟在世子身邊,自然更加的緊張。
盯著看了一會兒,就看見從兩座山之間的官道中跑過來的是另一個侍衛,是到前麵探路的。他們每天上路,兩個侍衛都輪換著去前麵探路,就是有一個人先走,如果前麵出現了什麼情況,馬上回來稟報。
那侍衛的速度一直都沒有減緩,一直衝到了跟前,才勒住馬匹,對朱鏗寒道:“世子!前麵出現了大約一千人的隊伍,但是並沒有打旗號!”
朱鏗寒心中一凜!應該是吧?一千多人,若是普通的土匪,也不可能有這麼多人,馬上就道:“再探!查清楚是什麼人!”
侍衛答應了一聲:“是!”接著又道:“他們也有探子,已經發現了咱們。”
“知道了。”這是提醒他們小心那幫人突然的動手。
侍衛回身又去了,朱鏗寒和這個侍衛也沒有停頓,依然是按照正常的速度往前走,又走了一刻左右,剛剛那個侍衛又回來了,這一次一起回來的還有個同樣是侍衛打扮的人。
那人過來騎在馬上對朱鏗寒道:“我們是楚地端親王府上的,這位是安郡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