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鏗寒轉頭看著他道:“四皇子,如今皇上才駕崩,無論是你還是五皇子,全都是為大明立過功的,新皇即便是登基,也不會做什麼過分的……如今大明上百年,多少王爺郡王的,真要是有什麼事情,王爺們也不會看著不管。”
四皇子聽了,臉上稍微的和緩了一些,點了點頭。
兩人就沒有在說話,隻看著宮門口,跪在周圍的人哭得大聲小聲的,有真哭的,也有假哭的,反正是人多的很,大家都要在這個時候表一表忠心吧。
一直過了有一個多時辰,宮門才緩緩的開開了,裏麵出來了幾個穿著喪服的太監,傳了幾個人進去,又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宮門才打開了,宮裏麵隱隱的傳來了哭聲。
大家於是進去,不用上朝的就在外麵跪著哭,需要上朝的就去朝堂上。自古向來是先登基後治喪,主要是新皇登了基,才能辦先皇的喪事,不然國家沒人管理。
這一天,朝廷上就是叩拜新皇。朱鏗寒雖然平常不用上朝,但是今天依然是被請到了朝上,而且是請到了側首的位置,顯然的,新皇是得到了先皇的授意,請朱鏗寒給自己掠陣。也就是站台。
一般都是這樣,先皇駕崩了,都會給新皇找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臣子,在登基的時候,由這幾個老臣子帶頭叩拜新皇,這樣大家跟著德高望重的幾個人,就也叩拜下去了,新皇登基,也就會順利的進行下去。
皇上給太子找的卻是朱鏗寒一個人,這件事在昨天皇上把眾人叫走了之後,和朱鏗寒說了些話,意思已經透露出來了。朱鏗寒不是朝中的重臣,也沒有什麼官職在身,但是,他確實是如今大明朝庭當中,威信很高的人。
不是威望,他還沒有到那個年紀。也不是威嚴,他並沒有實權,威脅不了誰。
但是皇上看的很清楚,朱鏗寒有的是威信!而且他的威信已經超過的朝中任何一個德高望重、手握實權的重臣!
這個威信,全都是朱鏗寒這幾次的戰功豎立起來的,在京師被圍的時候,朝廷中人束手無策,是他在城外麵以一己之力調來了兵馬,擊潰了奔襲的匈奴人。
這一次大敗韃靼,得勝還朝,也是他的功勞。
這些功勞,雖然朝臣們嘴上不說,但是心裏頭明白,雖然有些人嘴上還不願意承認,但是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朱鏗寒的地位已經躍居朝中重臣之上,是最有威信的人了。
這種威信,也是在這樣的時刻,能夠體現出來的了。
果然,等太子穿著龍袍,頭戴龍冠,來到龍椅前坐下的時候,朱鏗寒帶頭跪下,滿朝文武便一起跪下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新皇起身,親自過來把朱鏗寒攙扶起來,這才叫大家起身。新皇照例臉上是不能有登基的喜色的,因為他才死了父親,臉上帶著悲戚,新皇道:“皇上駕崩,舉國致哀。”說著對旁邊的禮部尚書一擺手。
這個時候也是很重要的禮儀規範時刻,禮部尚書親自上前,將怎麼辦喪事給念了一遍。這也是有規矩的,例如民間三年禁樂聲,官員府上一年禁止婚嫁娶等等。
足足念了一個時辰,這一天的早朝就散了,官員們該忙活喪事的開始忙活,該回家的回家去。
新皇又和朱鏗寒說了一會兒話,這才回到了後宮,朱鏗寒也出宮回府。
這都已經是下午的酉時了,楊軒等人先回來了,朱鏗寒並沒有先到前麵去,而是直接回答了後院。
府裏也是開始忙亂起來,舉國都要戴孝,府裏也不例外,這都開始準備喪服,府中的紅色全都摘了,掛上白,戴孝要帶三個月。
朱鏗寒來到後院,就看到楊若嫣穿著月白色的衣裙,正站在院子中看著丫鬟們把一箱箱的東西從這個院子搬到那個院子,便上前奇怪的問道:“這些是什麼?搬來搬去的?”
楊若嫣看到他忙迎上來道:“你回來了?那些是麻布,府裏原本是有些的,也是不知道放在了哪裏,翻箱倒櫃的找了半天,才算是找到了,趕緊的拿出來做孝服……怎麼樣?是不是還沒有吃飯?早上人多嗎?”
朱鏗寒點頭苦笑:“是沒吃飯呢……朝裏也是忙亂的很,人很多,女眷們也有去的,不過去的不多,沒事的。”
楊若嫣點點頭,叫丫鬟趕緊去端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