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下列兩則電報稿,回答問題

(一)8月2日坐5次特快離開北京到漢口盼望3日到車站接我穀。

(二)25乘6次車抵京接穀。

(1)這兩篇電報稿(一)是李穀從北京到漢口去看望奶奶,發報讓姑姑去接;(二)是李穀8月24日從漢口乘6次特別快車返回北京,發報讓爸爸媽媽去接站。但這兩篇電報均有毛病,這毛病在於()

A.電報(一)不明確;電報(二)過於簡單

B.電報(一)羅嗦;電報(二)欠明確

C.電報(一)欠明確;電報(二)欠明確

D.電報(一)羅嗦;電報(二)羅嗦

(2)修改電報(一)最好的一項是()

A.坐5次特快離開北京到漢口盼望3日車站接我

B.坐5次特快盼望3日到車站接我穀

C.坐5次特快3日接我

D.坐5次特快3日到漢接穀

(3)修改電報(二)最好的一項是()

A.乘25日6次抵京

B.25日乘6次抵京接穀

C.乘6次車25日抵京

D.乘6次車25日抵京接穀

3.閱讀下麵這篇短文,然後按要求作文

母親,地地道道的農家女。在插秧時節,赤著腳,將最美的許諾交給土地,彎腰的姿式很美也很動人。其實在同土地的把握中,莊稼就是長在母親心裏的一種期待和希冀。

那些起早貪黑的日子,母親用奶水營養著嫩綠的心願,用汗水浸潤著默默的守望,也用叮嚀澆灌著莊稼的長勢,那些陽光明媚的日子,母親老是在田埂上守望,和莊稼保持一種默契,而莊稼伸腰拔節的聲音,也隻有母親能享受其間歡欣。

如今的日子顆粒飽滿。每想起補丁般的歲月,母親就老淚縱橫。母親嗬,地地道道的中國農家女,低頭拾穗的執著神情以及被汗水濕透貼在背上的衣衫,是希望的田野上最美的黃昏。

在我們眼裏,母親和土地有一種血緣關係,和莊稼持有深刻的默契,而真正的莊稼是兒女,真正的莊稼嗬,是我們。

①根據本文內容,展開聯想,為“母親”進行肖像描寫。不超過200字。

注意:①聯想要合理,符合人物身份。

②語言要簡練、生動、連貫。

②從材料中提煉一個觀點,聯係現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600字以上。

4.根據材料作文

(1)閱讀下麵一則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去年年底,江西豐城市周亞夫市長接到一位高中生的信,信中寫道:“今年我們農村糧食大豐收,糧站倉庫緊張,隻收一半定購。沒錢用怎麼辦?穀販子以20元一擔的價格向農民套購。沒法,我的幾個鄰居隻好賣了千把斤,可這價錢連成本都不夠啊!”

“糧食外銷不了,農民有糧無處賣,感到種田沒出路。……這些事鄉村幹部本應該管一管,幫助農民適應市場經濟,搞好商品生產,但有的鄉村幹部卻隻顧自己大吃大喝,不認真負責地抓工作。”

這位高中生在信中向市長建議:“關於糧食銷售,應在努力外銷的基礎上,用一時無法銷售的糧食發展禽畜飼養業,使糧食轉化為易於銷售的肉、奶、蛋,改革單一的糧食結構,發展多種經營,調整農村產業結構……”

(寫作一]假使你是豐城市市長,當你看到這位高中學生的來信時,你將作出怎樣的批示?請你根據來信的內容,寫一份90字以內的有針對性的批示。

[寫作二]請就信中所反映的問題,寫一篇600字以內的評論。題目自擬。

(2)閱讀下麵一則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這是一場艱難的談判。一天下來,美國的約瑟先生對於對手——中國長江醫療機械廠範廠長,既惱火,又欽佩。

這個禿頂的範廠長對引進“大輸液管”生產線行情通曉,考察縝密,不僅對設備的技術指數要求高,而且價格壓得過低。在中國,約瑟似乎還沒有遇到過這樣難纏而有實力的談判對手。他斷定,今後和務實的範廠長合作,事業定能順利。於是,他信服地接受範廠長那個偏低的報價。

“OK。”雙方約定第二天正式簽定協議。天色尚早,範廠長邀請約瑟到車間看一看。

車間井然有序,約瑟邊看邊讚許地點頭。走著走著,突然,範廠長覺得噪子裏像有上百條小蟲在爬,不由地咳了一聲,便急急地向車間一角奔去。

約瑟詫異地盯著範廠長,隻見他在牆角吐了一口痰,然後用鞋底連忙擦去,油漆的地麵上留下一片痰跡。

約瑟快步走出車間,不顧範廠長的再三挽留,堅決要回賓館。

[寫作一]事情的結局怎樣?雙方是否簽訂了合資合同?請為以上事安排一個160字以內的結局。

[寫作二]請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600字以內的淪文。題目自擬。

(3)陳靜同誌在給《中國青年報社》編輯部的信中提出了“多讀書不如早掙錢”的看法。對此,你有什麼認識?請寫一篇800字以內的辯論稿。

編輯同誌:

我的孩子在上初中。過去,有些同事對我講,別讓孩子多讀書,趕緊想辦法弄個飯碗,讀了也沒用。我不以為然。我認為把孩子培養成大學生,我對國家是個貢獻。孩子自己也好謀生。而現在我心裏矛盾極了。算一算,把孩子從學前班培養到大學畢業,少說也得幾萬元以上,對於收入不高的我家,需要近20年節衣縮食,況且,就是把孩子培養出來了,國家也不一定需要。聽說現在南方有些地方職高生當領班,大學生卻去端盤子,多學了好幾年,又有什麼用呢?好像大學生、研究生已經供大於求了,學多了反而不好謀生。如果讓孩子隻念小學或初中,畢業後學門手藝,比如修表、補鞋、開餐館,等到同齡人大學畢業時,少說也已掙了幾萬元,找對象結婚的錢都有了。再說孩子文化低,對就業要求也低,不要國家分配,這也就減輕了國家的負擔。這樣看來,不論從國家利益還是家庭得失出發,似乎都沒有必要讓孩子多讀書。識幾個字,做生意會認錢、算帳就夠了。不如隻讓那些特別聰明的孩子去上大學,讓家庭經濟狀況特別充裕的少數人供孩子多讀書,高考時“萬人齊擠獨木橋”的問題不也就自然解決了嗎?

我這些想法符合實際嗎?我該讓孩子走哪條路呢?

(4)閱讀下麵一則新聞,根據要求作文。

11月12日中午,34歲的夏禮漢到學校接讀小學三年級的夏輝回家,聽說兒子沒來上學。夏禮漢便怒氣衝衝回到家裏。夏輝正好在家,他馬上令其跪在地上,追問兒子為什麼逃學,夏輝說他到第17中學校辦工廠玩耍,書包被工廠門衛師傅沒收了。夏禮漢一怒之下,用尼龍繩子將兒子攔腰三道五花大綁懸空吊在暗樓橫梁上,然後將門反鎖,騎車找兒子的書包去了。

約半小時後,夏禮漢取回書包回家開門一看,隻見夏輝的腦袋歪向一邊,瞳孔放大,他如同五雷轟頂,癱坐在地。

鄰居聞訊趕來,見狀慌忙砍斷繩索,火速將其送往醫院,終因大腦缺氧過久,搶救無效,夏輝於ll月13日淩晨3時死在武漢同濟醫院。

注:夏禮漢,初中文化程度,武漢市第一麵粉廠工人。他總希望兒子將來能有出息,為了教育兒子,他和妻子傾注了全部心血。

[寫作一]根據上述新聞內容,為這則新聞擬一個醒目的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