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威尼斯,正在遠去的經典(1 / 2)

威尼斯有兩個地方,非去不可。

其一是聖馬可廣場,被譽為“世界最美的廣場”。

這個美,不隻是因為廣場周圍巴洛克式、哥特式、拜占庭式、文藝複興式的各色奇特建築;也不隻是因為廣場上徜徉的遊客和鴿群,以及遠處波光倒影的運河,而是那些圍繞著廣場的,迂回繁複的回廊。它們,或拱頂,或方頂,架在巨大的、白色的廊柱上。這些廊柱,雕刻著無數精美的圖案和花紋,整齊地、肅穆地、斑駁陸離地順著廣場排過去,170米的長廊盡頭,恰好可以看到天空的一角。

走在這樣高大的回廊上,四顧空闊,人顯得太渺小,找不到存在感。恍惚之下,仿佛不是走在現實,而是穿越到了1000年前的古老文明;一轉念,你也仿佛不再是你自己,而是羅馬假日裏的派克,一個人離開公主的行宮,一點失落,一點清冷,伴著廊橋遺夢的餘音……

意境太多太深,美得令人窒息。

夜晚的廣場,在光怪陸離的天光水影裏,靜默。它垂下金粉銀粉的眼睫,隱匿於千層假麵的背後,不再回應一切來自人世的叩問,仿佛已經看見若幹世紀之後的自己。你能聽見它的心跳,沉靜、坦然、不緊不慢,貴婦一般矜持、紳士一般優雅,沒有慌亂,沒有乞求——因為地殼運動和全球溫室效應,威尼斯正已每百年23厘米的速度向地中海沉沒。到2030年,威尼斯也許將成為一座沒有居民的鬼城。

誰能拯救威尼斯?

誰能拯救人類?

長廊寂寂,諸神靜默。

然而,威尼斯的人卻相當超然。

狂歡——宛若花朵,肆意怒放,夢幻一般,童話一般,烈焰焚燒一般。

在這場盛大的狂歡裏,獸麵人、骷髏、海盜、王公貴族、冷麵的傳教士和誇張的小醜,滿世界的色彩在移動、在跳躍、在歡呼。這不是人群,而是色彩的海洋;遊客也非來自異國他鄉,而是從小就生長這裏的土著。

在這樣的狂歡裏,沒有時間的概念;在這樣的狂歡裏,沒有地域的概念;在這樣的狂歡裏,沒有種族的概念。

每個人很快便可以融入了這樣的狂歡,與它渾然一體。

廣場,已然是中世紀的宮廷、安徒生筆下藍而深邃的大海、有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森林……極度浪漫,極度恣意;極度華美,極度虛幻——在這一刻,人類沒有憂傷,世界沒有末日。

夜色裏,麵具在人們臉上閃著黃金的光澤,高貴而驚豔,如同這座城市。讓人不禁心中會有忘情的衝動——親吻威尼斯。親吻那積雪的欄杆,和古舊的牆壁和橋梁;親吻聖馬可廣場上的鴿群;親吻那長廊和Gondola(貢多拉,一種小船),以及Gondola上善歌的船夫;親吻那動蕩的、白日裏蔚藍的、流淌著詩歌的運河——這條運河,在歎息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