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篡權(2 / 2)

權宦、佞臣之所以惹憎惡,便是因為如此。徐循雖然幾乎沒見過王振幾麵,現卻已有幾分不喜歡他了。她道,“方才說的事,能肯定他的用意麼?”

“奴婢十拿九穩。”柳知恩回答得也很穩。

“可有憑據?”徐循不禁叮著問了一句。

“未曾。”柳知恩頓了頓,解釋道,“隻憑眉眼,隻可意會,但卻又是確鑿無疑。”

這種情況,徐循也能理解,畢竟王振也不傻,不會做出狂言‘皇帝是手中傀儡’這樣的事來。不過,如此也使得處理他的難度大大提高,可說是十分棘手,畢竟,且不說皇帝的反彈,隻說仁壽宮、清寧宮,現和她相處得是都不錯,不過如果她要把手往乾清宮裏插的話,徐循可不敢擔保兩宮會是怎樣的反應。

見她沉思起來,柳知恩又進言道,“娘娘也莫發急,此事畢竟是奴婢的一麵之詞,再說,奴婢離京多年,對宮裏的事,本也不夠了解。王振為是否真是如此,還未可知,也別因奴婢多疑,冤枉了好。日後若有機會,娘娘冷眼瞧著此品,也多留神幾分吧。”

徐循點了點頭——她能考慮到的,柳知恩肯定一早就考慮到了,自己又何須擔憂?他定是不會讓她兩麵為難的。“現皇帝也還小,沒準再大幾年,也就能看懂這些把戲了。”

忽然間,她又想起了章皇帝,不免也有幾分難過——章皇帝的時候,哪個內侍敢打過這樣的主意?操縱、擺布他?豈非是嫌自己活得太久了麼?

“畢竟,”她歎了口氣,“栓兒也是大哥的孩子嘛。”

“陛下睿智天生,隻是年紀尚小……”柳知恩應聲也說了許多奉承皇帝的話,不過從表情來看,顯然自己也並未相信,徐循亦有幾分無奈——每當聽說栓兒功課不好時,說實話,她心裏也不是很好受,總是會想,若是當年沒有說穿真相……

雖然沒有說穿真相的結果,很可能是大臣武力逼宮,太皇太後被軟禁起來,三楊成為權臣監國,栓兒登基太後攝政,國家陷入新一輪的動蕩——未必會比現的局勢更好。然而。畢竟是出了力,又哪能感受不到這天下的重擔,沉甸甸地壓心頭?

“隻能是見步行步了。”她惆悵地說,“如今天下承平,栓兒又是個厚道、努力的孩子——亦不能說是不聰明,內閣裏也都是賢臣,其實,也許未必一定要是天縱奇才,才有資格坐上皇位吧。”

兩對視一眼,雖然沒有言語,但卻又是同時有會於心:他們都知道,對方現,是想起了那天縱之才、雄姿英發、文武雙全的章皇帝。

#柳知恩的來訪,並未宮中掀起什麼波瀾。除了給徐循添上了一點心事以外,他也沒有什麼多餘的行動,還是如常回去做他的廠公。雖然經常進仁壽宮請安,但基本和清安宮,又斷絕了通信,回到了他晉升之前的狀態中。

倒是徐循,她本來寧靜如死水的生活,因為柳知恩的出現,也有了一點變化,不再是‘蓬萊宮中日月長’,她又開始回到間,開始關心乾清宮的消息了。

畢竟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栓兒的大伴,王振宮裏,也算是個風雲物了,要打聽到他的一些事情,並不算很難。徐循聽到的也都不是什麼負麵的消息,王振這,謹慎小心、熱心和藹,和同僚的關係都處得不錯,太皇太後、太後乃至是文臣跟前,都十分謙卑小心,聽說其和內閣三位先生的關係,也相當不錯。

這樣一個,仿佛就和任何一個賢能的宦官一樣,是值得褒獎、重用的,至於柳知恩擔心的事情,現還沒有一點影子出現——但徐循卻並未因此就動搖了對王振的懷疑,柳知恩為如何,她很清楚,這種信任,一樣是隻能意會,純粹是一種直覺。

還是要找個機會見王振一麵——現,栓兒偶爾來給她請安的時候,他通常並不隨侍側,要見王振,還真得找機會才行。

就如她所說,栓兒還小,王振也還沒有露出掌權的苗頭,這件事畢竟還急不來。徐循也並不想辦得太著急,太露痕跡——她還等個合適的機會。

就平靜的等待中,她的生活迎來了另一個變化。

這變化,是從太皇太後將太後同她一道叫去仁壽宮說話開始的。

太皇太後要交權了。

作者有話要說:試試看吧,我都快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