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3 / 3)

“這麼說,你瞧不起杏林?”

“外公,您可別誤會,您奮鬥一生的神聖事業,我哪兒敢瞧不起呀。”

“若西,為什麼叫杏林,外公也說不清楚,可我的老師為什麼叫苦杏,我卻能說清楚。”

“為什麼?”

“就是明知杏仁苦,也甘做杏林人。”

“獻身精神,讓人欽佩。”

“不值得你們年輕人學習?”

“當然,敬業楷模,我輩典範,若西一定認真學習。”

“死丫頭!”

…………

明天,程少伯就要悄悄由韓玉蔦陪同,乘火車先進北京。半個月來,肖天勇多次以探傷為名,來察看動靜。看來,他一直在警惕程少伯進京告禦狀的事。程少伯故意給他錯覺,讓他產生至少一個月後才能下床的印象。所以,趁近幾天肖天勇還不會派人盯梢的時候,早走為好。

剛才下地後,韓玉蔦扶著他在後院裏轉了轉,程少伯感到腿有些軟,便信步走出院門來。院外杏林茂密,街道上來往的人看不到他。若有腳步聲向裏走來,他聽到後轉身回院也來得及。

秋風落葉,又要惜別,程少伯心裏就湧起許多感歎。不知明日一別,何時才能再見這片杏林。

忽見眼前紅光一閃,純陽觀那隻火狐狸倏地竄至眼前,見了他和韓玉蔦急忙收住腳步,圍著他們低低地呻吟幾聲,然後用哀戚的目光望著程少伯。

苦杏道人圓寂時,火狐狸一連七天不吃、不喝,每日守在靈前流淚不止。苦杏道人法身安葬後,它又成日成夜守在墳旁不肯離去。小道士想方設法哄它,好不容易才又吃了東西。程少伯與韓玉蔦搬進觀裏,與它很快成了好朋友。現在,多日不見,它想必是來探望他們來了。程少伯便蹲下身,用沒受傷的右手撫摸那狐狸。驀然間,又想起智遠長老。家裏人告訴他,長老傷得很重,在縣醫院裏住院。由廟裏的小沙彌照顧。若西與國歌每日也給他做了滋補品送去。現在傷情已大見好轉,他想,明日上火車前,一定到縣醫院去探望探望他——九十幾歲的老人,傷筋動骨總需要多養一養,或者,能走動後,把他轉到北京去住院,條件會好得多。

這樣想著的時候,忽聽自行車鈴聲一路響近,程少伯剛要轉身進院,卻見國歌騎著自行車飛馳而來。

“外公,《人民日報》發表國務院的指示!”國歌一見程少伯,連忙翻身下車,邊嚷著邊取出份報紙,遞到程少伯麵前。

程少伯連忙接過報紙,打開一看,頭版頭條通欄標題:《關於發展中藥材生產問題的指示》。下麵落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毛澤東主席果然重視了他的意見,責成國務院特地發出這一指示。看來,他的意見沒有白反映。

“你喂喂狐狸,我回屋好好看看這張報!”程少伯朝韓玉蔦交待一聲,就轉回院去。

國務院的指示中,充分強調了中草藥對於六億中國人民保健事業的重要作用。因而要求各地必須下大力氣重視與領導好其種植、管理、采集、加工等生產活動。並指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忽略和衝擊這些生產活動,尤其是以藥材生產為主的藥鄉地區,必須充分動員各方麵力量,把握生產時機,搞好中草藥生產。決不容許讓豐收的草藥爛在田裏,如有發生,嚴肅追究當地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的責任……

程少伯匆匆看完一遍,頓覺胸中熱血沸騰。原來,對人大代表的作用及其同領袖的關係感觸不深。現在看來,這人大代表的確是有反映問題權利的。而且,毛澤東主席和國家政府部門也的確是很重視群眾來信的。比較當年在宮裏隨父供職做太醫補,隻能低頭看病,不能多說一字,真是天壤之別!這樣想著,情不自禁又把報紙重新拿起,從頭到尾細細複讀起來。

正讀著,韓玉蔦匆匆進來說:“鎮上派人來要砍門前的杏樹!”

“砍杏樹?”程少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砍杏樹幹什麼?”

“說是煉鐵做燒柴。”

“誰來的?”

“黨委秘書肖旺祖。國歌正在同他講理。”

“我看看去!”程少伯邊說邊放下報紙要往外走。

“你不能去!讓他們看出你已經能下地,更得麻煩。”

“那也不能眼睜睜就讓他們砍了杏樹哇。”程少伯不理睬韓玉蔦的勸阻,匆匆奔出院來。

杏林前,剛剛趕來的肖天勇正對何若菡、程杏英、程若西和國歌表白自己:“大煉鋼鐵是黨中央的號召,我這也是上支下派的呀。”

“黨中央號召大煉鋼鐵,可沒號召砍杏樹。”國歌針鋒相對說,“更沒讓你砍老程家的杏林。”

肖天勇一見國家人就想起殺父之仇與自己腿瘸的來曆,又見國歌如此頂撞於他,不由大怒,立即沉下臉說:“程家杏林怎麼啦?不就是仗著認識毛主席嗎?我肖天勇今天就不聽這個邪——來!”他朝身後手執大斧的人群猛一揮手:“給我從頭砍!一棵不留!誰敢阻攔,給我綁起來,送鎮上去!”說完,轉身就要走。

“肖天勇!”程少伯大喝一聲,走上前去:“你別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