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發明火柴1(1 / 1)

“火:是物質燃燒過程中散發出光和熱的現象,是能量釋放的一種方式。火焰分為焰心、中焰和外焰,溫度由內向外依次增高。燃燒過程必須有可燃物、燃點溫度、氧化劑三項並存,缺一不可。火失控時,常常稱作失火或火災,危害甚大。”想著前世對於火的物理解釋,公孫帝覺得想要將火研究到容易點燃和儲存,就需要磷,這個東西對於這個社會來說並不缺乏,大量的動物死掉,然死掉都是直接埋到了土地中,根本不存在火化一說;

當時人對於火的認識還是在雷雨天雷電劈到了森林的樹枝引燃樹枝,也有倒黴的動物被燒著了,人們撿到動物的時候,吃這個燒焦的動物肉食時,感覺比直接吃生的強了很多,後來他們就知道這個東西把肉考一下比直接吃,要好吃的多,後來因為好久不下雨,這個紅色的火球確是會慢慢熄滅,想吃到這樣的食物越來越難,慢慢的人們開始了想辦法采集把這種樹枝引燃比較粗的幹樹枝,然後放到山洞裏麵,用稍微濕一點的草或者樹枝蓋在上麵,這樣火球就會著得很慢,等幹的燒完的時候濕的也就烤幹了,所以這樣能夠存放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卻不能隨便攜帶。

再到後來人們發現了有些油性幹製木材,在和石塊摩擦的時候也能產生煙,後來就有了鑽木取火,但是鑽木取火要費時費力,但是畢竟比閃電火要方便了許多。

公孫帝想了想,記得自己的父親也是通過鑽木取火來取得火種,想想後世的火柴、打火機自己就覺得看著很普通的東西咱們到了自己的手中就變得複雜了呢!現在才體會了什麼叫做用時方知自學少呀!

現在可以考慮的就是如何知道出來火柴,火柴有火柴頭和火柴杆組成還有火柴擦燃紙,火柴頭是由氯酸鉀,二氧化錳,三硫化二銻,硫組成的。

用來擦燃火柴的紙是由紅磷做成的,對於火柴頭的製作設備公孫帝有點犯愁了,因為都不知道怎麼提煉這些化學上的成分。

正在犯愁的時候無意之中想到了傍晚出去的時候經常看到山上有很多的白點,恍然記得這個東西應該是白磷燃燒的結果,紅磷不行咱們就退一步用白磷,紅磷就是白磷高溫後變成的,紅磷便於儲藏,白磷經常被人們稱之為鬼火,也就是這個東西發出來的光,燃燒後氣味比較大,在這個社會裏麵的屍體都是掩埋,很多的動物屍體都是隨便扔的到處都是,所以產生白磷是經常的事情。

白磷的成分找到了,現在就是考慮如何收取和如何儲藏,白磷是一種易燃的物品並且不溶於水,人的身體觸碰的溫度都會引發燃燒,如果觸碰會燒傷自己,並且白磷有毒如果誤食了會中毒,所以很多方麵需要考慮,晚上吃飯的時候公孫帝還在考慮這個問題,當母親叫他幾次之後才去吃飯,父母看到從小孩子就這樣經常發愣思考問題也沒有想太多,就是告訴孩子白天不要亂跑。

次日公孫帝找到了自己的鄰居也是他在這個社會的的玩伴侯岡頡,侯岡頡比公孫帝小幾個月,現在就是公孫帝的一個跟屁蟲,因為公孫帝長的有高大又聰明,而侯岡頡確實瘦小1歲多的時候才會走路,今天公孫帝穿著一身的豹皮,上麵是豹皮馬甲下身是豹皮裙子,而侯岡頡則是穿著一身的兔毛衣服,公孫帝背著一個竹筐拿著一柄手斧,手斧體積很大一個木柄上用一根非常結實的藤條綁上了一塊平頭較長的岩石,兩個人慢慢得往森林深處的竹林中走去,公孫帝想了一夜,現在唯一可以用的就是用竹筒來儲存白磷。

要想找到又好又耐用的竹筒就要去後山的竹林,後山的竹林離他們部落居住的地方距離大約2公裏左右,小孩子行走大約需要1-2個小時,中間要經過一條河和一個灌木叢,所以行走的時間更是慢了很多。

當兩個小孩上氣不接下氣的倒了竹林的時候,太陽已經升到了當空,雖然在森林裏麵不至於很熱,但是也是能夠抬頭就能從樹葉中看到陽光的毒辣。

兩個人休息了一會,拿出獸皮水袋喝了點水,就很快到了那片竹林,從遠處看是綠油油的,風刮過去給人一種“風颯颯兮”的感覺,竹葉在風中搖曳著,讓公孫帝和侯岡頡突然之間茫然了,雖然兩個人不是第一次來,但是每次來都有新的感覺,過了一會兩個人很快到了跟前伐了幾顆有小孩手臂粗細的竹子,然後從中找到竹節比較長並且沒有裂痕的竹子,然後掏出竹芯.這樣他們兩個很快就做出了很多的竹節。

這一章有點少,回頭下一章大一點,最近找不到靈感了,心裏很多東西,但是寫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