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黃帝內經(2 / 2)

這個問題可大可小,如果調理得當,那麼根本不是問題,兩三天就可以恢複。但是如果繼續下去,血氣損耗嚴重,虧了精血,那就有可能會導致無法修煉到後天巔峰,感悟氣機,從而斷絕先天之路。後果非同小可!

遇事不能急,王墨從自己的書架上拿下了一卷書簡。

這本書簡上有著四個篆字,寫的是:黃帝內經!

黃帝,軒轅氏!一身修為通天徹地,足以移山填海,不但和炎帝一同攜手,打下了三山五嶽九湖之地,更是深入淺出著述了一本《黃帝內經》,講述了一些身體調理的最根本的道理,更是為後來神農氏推廣醫藥打下了無比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是功德無量。

《黃帝內經》並不是修行法門,裏麵記述都是一些最為簡單的調理身體的法子,還有血氣平衡的理論,很多都是通過黃帝和別人對話的方式記錄下來的。這本書在煉氣的時候,特別是後天煉氣階段,卻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王墨從習得兩儀鍛體拳,每天勤加苦練,倒是把這麼一本書給忘記了,直到今天看到自己血氣虧耗,才想起來《黃帝內經》中,似乎就講述了一些血氣最為根本的關係。

“血氣,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萎矣!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互為陰陽之用,合則相生,逆則兩亡!……”

一點點地讀了下去,王墨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有了拳法和拳理作為基礎,他對於自己的身體已經非常熟悉,這些血氣關係的闡述,更是突然之間打開了一扇門,讓他原本覺得有些晦澀的東西一時間都貫通了起來。

血氣,那是人體的根本!沒有血氣,或者血氣散了,那人就死了。而且人一生病,從血氣上肯定馬上可以看出來,膚色就不對,不是發黃就是發暗!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如果把氣血分陰陽,那麼氣就屬於陽,血屬於陰。氣可以從空氣中汲取能量,通過肺部的肺泡注入血液,而血液更是氣所依存的根本,可以說隻有陰陽調和,才可以相生相強!

這就好比王墨所讀的《禮》經中所說的父慈子孝,這樣家庭就安順;長惠幼順,這樣家族就和睦;君仁臣忠,國家社稷就會昌隆鼎盛。精血旺,脈氣順,這就可以良性循環,互相促進!如果要虧耗精血才可以壯大氣息,那就是嗜血拳的路數,與修行大道相逆。

一理通,百理明!後天煉氣,其實就是煉筋煉骨煉皮肉,從而壯大精血,讓強大的體魄產生更強大的氣,這樣才可以感悟氣機,進入先天。

王墨現在就是練拳勤奮,營養跟不上,反而虧了精血。

這樣子練拳,不管殺傷力多大,那都是本末倒置,會斷了自己的前途。

明白了自己的身體狀況,王墨卻是絲毫不擔心。因為,就在他的床下,還有一盒朝陽國進貢來的炭火,隻要當初方老先生沒有誇大它的功用,那麼用來恢複身體,提供營養就是綽綽有餘!

“這些炭火原本還想留著給姐姐當作新年禮物,看來卻是留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