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大雁塔裏的秘密會聚(2 / 3)

“皇甫公了……皇甫高橋是你什麼人?!”

長安城中的人,聽得皇甫高橋這各字,也引起紛紛騷動。有些人正七口八舌在說話:

“皇甫高橋……就是皇甫公子!”

“皇甫公子行俠仗義,這次有他出來……”

“一切問題可都解決!”

“皇甫公子的人,一定能好好教訓這三個煞星!”

那頎長青年含笑團團向樓下眾人一揖,有禮地道:

“諸位放心,皇甫公子吩咐過,任何人敢欺壓民眾,我們都不會放過他!”

樓下民眾又自是人人道好,紛紛喝彩四起如雷,有人爭相傳誦道:

“這人就是皇甫公子的拜把弟兄,叫做齊咋飛,旁邊的是皇甫公子近身護衛,一個口做"竹竿’黎九,一個叫作‘冬瓜"潘桂,三人武功都很高.”

“唉,不知是不是那三個煞星的對手!”

這時黑煞神哼聲道:“喂,齊大管家的,我們三人沒惹你,你也少來惹我!”

齊昨飛臉色一沉,道:“滾出去!長安城豈是容你撒野之地?!”

黑煞神大怒,嘩嘩叫道:“我是給麵子皇甫高橋!你小子不知好歹,我先宰了你!”

說著“呼”地一聲,全力掠起,帶起一股凜然的勁風,襲得人喘不過氣來,眨眼民到了齊昨飛麵前,砰砰兩拳擊去,拳剛擊出,臂骨已發出“啪啪”的響聲。

齊昨飛一揚掌,雙掌似無骨無力,卻接下了兩拳,突然一蹲,抄起九環刀,一刀回環攔掃。

這一刀之妙、之快、之準、真是不可想像,黑煞神狂吼一聲,噴血,倒縱而出,排開眾人,亡命地逃,街上人們唬得尖叫不己,隻見地上一列血跡,才知黑煞神已受刀傷.

齊昨飛扶刀挺立。長安民眾,爆出叫好之聲,不絕於耳.

就在這時,使方天乾戟與使拐子棍的,雙雙飛襲。

但同時間,那“冬瓜”和“竹竿”都動了。

黎九一揚手,手中多了一支白蠟杆,潘桂一動手,多了一支金瓜錘,在屯光石火的一刹那,方天戟拐子棍未擊中之前,他們的武器已抵住了對方。

那兩名穿著花花綠綠的"幽州鬼”頓住,大汗涔涔而下。那黎九冷笑道:

“公子有令……放你們一條生路.”

兩人緩緩把手中兵器抽出,轉身行去,街心的人們看得一清二楚,正欲歡呼拍手,忽變作駭呼,原來那”幽州二鬼”凶性大發,方天戟與拐子棍,義向“竹竿”"冬瓜”二人背心刺出。

這連蕭秋水也為他們捏了一把汗,大喝道:

“小心!”

但在尖呼聲中,那一高一矮兩人,宛若背後長了眼睛似的,尚未回身,便出手,金瓜錘頂在使拐下棍的腹腔,白蠟杆點戳在施方天戟的喉頭上,"幽州鬼”喉核滾動,良久不能動彈,更不能進一步用武器攻擊,靜了好一會,樓下才又歡聲雷動,喝彩連天.

潘桂又緩緩取了武器,道:“這是你們最後一次活命的機會了.”

“幽州二鬼",才知對方不殺自己,兩人怔了一會,竟然“呼嚕”一聲跪下去,“咚咚咚”叩了幾個響頭,大聲道:

“皇甫公子聖明,幽州二鬼得饒以不殺,日後必當報答,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在長安百姓的力皇甫高橋喝彩之聲中,使方天戟的與使拐子棍的,惶惶然如喪家之犬,抱頭鼠竄。

“好!好!皇甫公子座下高手果然要得!”

“這次幸得三位前來,否則小店不堪設想……”

“三位能不毀一椅一桌趕走三個凶徒,確是神乎其技……”

隻見齊昨飛等團團揖拜道:

“我們隻是作該作之事而已……”

“這一切都是皇甫公子對我們耳提麵命的……

“就連武功,也是皇甫公子親傳……

蕭秋水心頭一震,他記起這“皇甫公子”是誰了。

李沉舟說過的話:

“現下武林中最出風頭的兩個年輕人,一個是你,一個就是皇甫高橋;我不殺你們,除非他先殺了你,或者你殺了他之後……”

這“皇甫公子”,就是皇甫高橋!

蕭秋水目睹這場鬧市中的格鬥,一方麵感到敬佩,一方麵卻感到一種在他光耀、振奮的一生裏,突如其來的一種陰影和滋味:

那是一種近乎自卑的心情。

——皇甫公子那麼有名,自己怎能跟他相比?

——他武功好、人緣好。單隻是手下出來,就如此轟動……

——李幫主實在錯愛自己……

一下子,蕭秋水覺得普天之下,李沉舟反而親近起來,好像知音一般……

一唐方,還有唐方,如果唐方在,就好了。

蕭秋水又記起在高山之役殺仔的催促:催動自己趕快到湖北去,“神州結義”的各路英雄豪傑,正在選拔新的盟主,而他和皇甫高橋呼聲最高……”

——可是自己又哪裏及得上皇甫公子?

於是他決定先不去管選拔盟主的事,先找到他失蹤的兄弟們再說。

有了這種決意,他又踏實了起來。

一一世間的名和利,都來自於比較,爭強好勝,都來自幹不服氣、但這一切,都不如他找到了他的兄弟,再過他那躍馬烏江、神州結義的日子。

蕭秋水定過神來時,齊昨飛第三人已在百姓簇擁歡呼聲中,離開了現場。

蕭秋水追上去:比刻他的心意無他,既無自慚或並比之心,隻想和這幾個可敬的人一交朋友,或者請他們代向皇甫公子問一聲好,他蕭秋水很服膺,絕不與皇甫公子竟爭什麼盟主之位。

開始是人潮洶湧,民眾看完熱鬧之後,相僵散去,蕭秋水不敢亂擠,所以趕不過去。

等到一出大街,人潮稀落,三人卻顯得有些張惶,急速疾馳,蕭秋水大感納悶,於是一直尾隨,沒有發聲招呼。

越到後來,三人行跡閃縮,張望不已,蕭秋水好奇心大作,所以也匿伏跟蹤起來。他小時本就極調皮,談起尾隨跟蹤,方法巧多,誰都比不上他。

又到一條巷子,那三人跟另三人碰在一起,稍為一聚,即又往前疾定,這下方令蕭秋水好奇心大起,不得不一直跟蹤下去了!

因為後來那三人,竟然就是被齊昨飛、黎九、潘桂三人打垮的黑煞神和使方天戟及用拐子棍的三名大漢!

為什麼在長安城裏,約定拚鬥的三個敵人,卻如故友般出現在這裏?

為什麼在謫仙樓上,打得不可開交的六名高手,卻如負重任地巧聚在這兒?

他們還要去哪裏?

一一這些都是蕭秋水滿腹不可解的疑問。

這一行六人,到了長安大小兩雁塔。

名詩人岑參曾有詩雲: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奄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