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過不少華夏的功夫片,對於電影裏麵的打鬥,他不得不讚歎其確實精彩。但除了打鬥,他看不到其他。
電影裏麵,除了仇殺,就是報仇。除了行俠仗義的多管閑事,就是濫殺無辜的無法無天。好一點的能突出強身健體,保家衛國。
他看不到電影裏麵有什麼內含。他不認為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就隻有這些。
托馬斯買了一張《臥虎藏龍》的電影票,來到影廳,裏麵已經坐了不少人。他掃了一眼,來看著電影的卻是以年輕人居多,而從他們的談論之中,也聽得出這些人都是功夫愛好者。
托馬斯來看這部影片,其實還是因為他女兒看了之後,回到家裏依舊戀戀不忘,總是念叨著,說些影片之中讓她一時難以理解,卻又印象深刻的劇情,這才促使了他觀看的興趣。
不過,托馬斯對這部影片還是有些期待的,他相信能在戛納拿下評委會大獎的影片,不會隻是什麼練武報仇,盡是充滿暴力的狗血劇情。
觀影的人絡繹不絕的進來,讓托馬斯有些吃驚,一部華語電影居然近乎滿座,這上座率應該還沒有出現過吧。
看來這部影片應該有其獨到之處。而且在那些人的談話之中,托馬斯還聽出一些事兒來,這些人居然都是聽朋友介紹才跑來看的。
影片剛剛開始,托馬斯的眼睛就隨之一亮。不是被畫麵所吸引,而被配樂。大提琴如泣如訴的聲音,他還是能聽出來的。
“開頭配樂就已經奠定了這部影片的基調了。舒緩而優美的旋律,惆悵而悲傷的人生!”托馬斯心裏想道。
李慕白和俞秀蓮的對白,他沒有聽得多明白,雖然有英文字母,但畢竟中西文化有著極大的差異,如那段“得道”的對白,托馬斯聽得就有些莫名其妙。
不過,他還是看出了兩人之間那種莫名的情愫。隻是不知道為何,兩人卻都暗藏在心中。
故事情節漸漸的展開,他也看出一個成名已久的大俠交出佩劍,欲退出江湖,卻因那般劍引出了一係列的事情,把劇情衝突一一展現。
而俞秀蓮夜下追寶劍,打場麵虛實並重,既重意境又重實感,的確讓人眼前一亮,影院之中此起彼伏的驚呼之聲,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影片之中的動作場麵卻是吸引人。
圍剿碧眼狐狸、俞秀蓮大戰玉蛟龍、李慕白竹林戰玉蛟龍,或重速度、或重狠鬥、或重變化、或重意境,幾個重頭場麵各有側重,各有精彩。
但作為一個資深的影評人,托馬斯不像一般的觀眾被這些吸引,他被吸引的更多的是電影之中呈現出的東方文化所吸引。
而影片結束,也證實了他開頭聽到配樂的猜測。
影片中的人物都是以悲劇收場,李慕白師徒如此,俞秀蓮也是如此;嬌縱傲氣的玉蛟龍是如此,灑脫豪氣的羅小虎也是如此;碧眼狐狸如此,長途追捕她的捕頭也是如此。這就是生而為人的悲哀,這就是不斷上演的人間悲劇。
影片導演想表達的是什麼?托馬斯陷入了思考。